发布时间:2024-04-14 热度:
财务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协调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产流失,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但近年来,虽然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普遍呈上升趋势,但大多数事业单位仍存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需要落实的情况,对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降低内部财务风险,提高对外事业单位的评价。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需要改进内部控制观念
我国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重视不够,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岗位制度不够明确,会计与出纳工作混淆,会计人员对自身权责不够清楚,完全以财务主管的需要为工作标准,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制度,部分财务管理规定、会计方法、财务报告完全是口头要求,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标准,管理相对随意,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应的要求,但许多财务管理措施没有具体实施,部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新趋势,对各部门的要求不切实际,需要提高制度的协调性。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对事业单位资本安全构成威胁,部分财务主管甚至可以联系财务印章、私人印章和单位支票,对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疏忽,固定资产的领取和保管没有相对完善的记录体系。部分事业单位获得固定资产后,经过几个单位的周转,固定资产“失踪”。部分固定资产的采购没有经过层层招标程序,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资产清查工作做得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未按标准流程报废资产,私自出售资产,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失。我国每年曝光公布的事业单位资产丑闻,反映了国有固定资产安全性差的现状。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记录或会计不合理,盲目会计合并,固定资产错记漏记,账目一般只显示固定资产总值,固定资产明细无法划分,账目建立存在一定漏洞,为违法乱纪创造了条件。
(三)会计业务处理效率低下
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会计业务处理效率低下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都进行了制度改革,但财务制度和财务会计方法仍然遵循过去的思路。一些财务人员没有能力单独行使职权,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相互争议。财务工作的权责不能分为个人,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效率不高,直接影响会计业务处理的有效性。同时,由于对财务人员的监管方式不完善,部分员工失职、受贿、舞弊,日常工作中职工职业道德素质逐渐下降,影响了会计业务处理效率。
(4)需要改进会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外国原始凭证应由单位加盖公章,原始凭证应填写人员签名(盖章)。原始凭证变更时,视为无效凭证,必要时交给管理层。原始凭证金额错误时,财务人员不得修改,但应交给原单位重新出具正确金额的原始凭证,必要时作出书面说明。虽然现阶段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但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同,部分单位的原始凭证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财务会计的准确性。部分财务工作部门经理还规定,跨级人员故意提供虚假、涂抹的会计凭证,损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会计报表处理相对随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讨论,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原始凭证前后不统一,会计结果仍随意处理,影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