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热度:
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个主题进行了重要部署。目前,中国银行正在深入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学习和实施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未来的首要任务。
1、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从国际形势来看,主要风险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险1:自2015年以来,在“美国优先政策”下,美联储四次加息和“缩表”风险。美国本轮加息步伐小,节奏稳定,市场预期管理充分。目前,没有过度的“政策事故”,市场利率与联邦基准利率同步变化,没有很大的偏差。另一种方法是美联储减少资产负债表(“缩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通过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从危机前不到1万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约4.5万亿美元。自6月份“缩表”计划公布以来,美联储目前正在酝酿具体启动时间。可谓“缩表”QE反向经营对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一旦经营不当,不仅会损害美国经济复苏,还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诱发风险和危机。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欧英日等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出现了新的趋势。许多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担心,全球利率处于历史低点,央行购买国债的前所未有的时代即将结束。欧洲央行近日准备讨论如何结束债券购买计划,提高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8月,英国央行重申,预计未来加息将有限且逐步。2018年利率可能上升至0.5%,2020年利率可能达到0.75%;日本央行已开始缩小日本国债购买规模,但市场预计短期内不会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分析师和投资者普遍预测,2018年将成为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浪潮消退的一年,市场波动不可避免,金融风险不容忽视。风险三:全球债务风险国际金融协会(IIF)报告显示,全球债务和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比例多年来持续上升,2016年这一比例为325%,债务总额高达215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协会呼吁各国重视“滚动风险”。相关研究指出,一旦一个国家的政府债务占GDP的90%以上,其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债务过高会显著增加一个国家偿还本息的压力,从而影响其经济增长,甚至拖累主权信用评级。当利率或汇率波动超过一定范围时,借款人很难偿还本息,导致债务危机或货币危机。此外,债务积累通常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也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风险四:在严格监管的环境下,近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实施了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美联储还对美国本土银行和外国银行提出了加强审慎标准(EPS),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二、金融风险传染性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业向一体化发展的特点明显,如银行、保险等不同类型的金融业相互渗透,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相互影响和整合,导致金融机构、表内外业务和不同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和复杂性,增加内外感染的风险。感染1:表内外感染1是表外财务管理虽然独立经营,但流动性主要依靠表内支持,特别是T+0赎回金融产品集中赎回月底、季末等关键时刻,支付压力增加,通常依靠表内财务支持,如处理不当,容易将流动性风险传播到表内。二是国内表外财务管理长期存在刚性支付现象,表外信用风险有可能感染表内。三是银行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的风险隔离不彻底。银行金融产品在签署金融投资协议、产品说明书或其他相关合同活动中,基本以商业银行名义,导致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和商业银行自营业务风险不能有效隔离,金融产品风险将直接危及商业银行。传染二:近几年来,在经济增长放缓压力、降低融资成本的背景下,各类表外理财和外包业务通过“增加杠杆、延长期、降低资质”模式承担了更高的风险,以覆盖更高的成本,追求更高的回报。一旦机构爆发经营风险,将从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变为流动性风险。例如,2016年底,债券市场大幅波动。12月15日,国债期货历史性跌停,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突破10%。10年来,国债利率从2.6%上升到3.4%。主要原因之一是12月中旬,个别证券公司违约,负责人失去联系,部分基金公司面临巨大赎回压力,引发了银行间信任危机,系统性风险即将到来。传染病三:传染病银行通过外包业务扩大资本投资范围,在原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的基础上进入股票、期货、衍生品等市场,市场关联显著增强。一旦市场流动性资金充足,但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低,市场信心脆弱,不同市场套利空间,太多资金将在各市场投机,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将形成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一切市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