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1 热度: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有效债务融资体系
1.从债权人提供资金方面,要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效率。提供资金的债权人是指金融机构和私人。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在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体系中各有比较优势。大型金融机构利用信息规模优势、对中小企业非定型信息的全面理解和对中小企业发展风险的长期估计,识别中小企业的“软信息”,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与中小企业密切交换信息,识别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成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片面地谈论大型金融机构或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识别中小企业“软信息”方面的优势。因此,提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效率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缺乏可传导性,更准确地说,中小企业的“软信息”难以在组织链上传递,这就要求大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决策链必须足够“短、有效”.中小型金融机构没有上级组织的约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创新融资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型金融机构比大型金融机构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效率。
从私人角度看,民间借贷和个人集资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正规金融渠道以外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民间借贷和个人集资的借贷双方对自己的信息都比较了解,基本上没有“信息不对称”。识别“软信息”的成本较低,或者基本上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这是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
2.从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来看,要彻底改变弱势融资地位。改变中小企业弱势融资地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业务定位贷款,可以消除中小企业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的歧视。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量城乡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并存。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格局导致垄断,金融市场竞争不足。然而,城乡商业银行、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在与地方政府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地方政府严重干扰和影响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急于放开民营或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很可能导致新建的市场型中小金融机构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金融机构”。.
自上而下设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规范扭曲的中小企业贷款行为。一般来说,高质量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担保、补贴或支付高利率获得市场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营运资金贷款,但由于监管指标限制等原因,市场中小企业一般难以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行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来筹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金,并可以利用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条件优惠的长期贷款。
3.对于促进资金融资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应允许广泛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这类中介服务机构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信用担保中介机构,可以分担融资风险,主要由国家设立。注册资本一般来自财政拨款。通过信用担保的资金放大效应,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投入;二是信用评级中介机构,不分担融资风险,但由于风险评估能力高,可以防范和化解中下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建立信用评级中介机构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是加强建立全社会信用调查体系,即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共享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三是金融租赁中介机构。设备租赁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非常有利,不仅购买设备可以打折,而且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整体成本。此外,中小企业风险发生后,租赁设备无需偿还债务,金融租赁中介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隔离中小企业的破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