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6 热度:
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参考意义
1.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疏通会计人才供需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会计人才的需要设定教育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我们认为,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取得快速成效的根本原因是,在职业和教育的合作下,美国会计教育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密切相关:专业通过一定渠道反映会计人才需求,教育以专业需求为学生培训目标,得到专业支持。会计专业团体不时评估会计教育状况,以改善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会计教科书写得生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有趣。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生产的“产品”就不被社会接受,所以没有人申请会计专业,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会计专业的“死亡”。
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会计教育中,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要弱得多。虽然近年来市场机制在会计人才的供需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好的会计专业受到欢迎,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教育部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如何教育学生的。因此,会计专业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多样、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因此,在会计教育部门与会计人才需求方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满足实际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会计教育部门与实践部门的联系。首先,政府部门可以作为中介,建立教育部门与人才需求方之间的桥梁。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会计部门或国家教育委员会)邀请教育部门和实践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由政府部门领导进行一些调查研究,是建立联系的好方法。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发挥会计专业团体的作用。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直非常重视会计教育,与实践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可以在沟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各大学会计系可以主动接近实践部门,通过举办系友聚会,邀请实践部门进行讨论和教学,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在确立实际培训目标的前提下,从学生入学条件、教师、硬件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模式,实现会计教学目标。
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还需要调查研究。然而,从其他专业教育的改革中不难看出,今天的教育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教科书知识和规章制度。此外,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对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改革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
对于我国会计教育来说,在上述要素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会计教学的薄弱环节。先说课程设置。知识太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不足几乎是每个会计学生的共同问题。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会计教学内容往往注重规章制度,而不是基本原则,使得学生往往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第三,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的应用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资金不足、硬件条件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加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基本原则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借口硬件条件不具备,就搁置极其迫切的教学改革,这是短视的做法。
3.在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必须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消除盲目复制的倾向。
在学习国外经验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不考虑中国的国情,生吞活剥。会计教育改革也要防止类似的倾向。 AbdelM. Agami等人研究了中东国家的会计教育,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会计教育应避免盲目复制发达国家的会计教育模式。他们指出,在美国,由于资本市场相对发达,外部报告会计在会计教育中占很大比例。一些发展中国家复制了课程设置,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增加管理会计课程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这些话不是针对中国的,但它们也值得我们认真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