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5 热度: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在政府治理中,政府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发挥更好的政府治理效果,避免更多的腐败,建立更完善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显示出更高的必要性。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政府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大大加强了财务会计功能。例如,在财务会计内容中,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收入和费用,增加应收款和应付款,采用权益法计算长期股权,确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期负债、待摊费用,引入减值概念,计算实际价值。在实施政府会计的过程中,加强财务会计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科学性,而且有效反馈各政府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财务的影响
(1)会计模式变化较大
早在1997年,中国就开始实施政府会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这一时期主要采用预算会计制度。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会计模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会计基础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的预算会计制度中,收付主要以实现为基础,而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主要以权责制作为基础。这种会计基础上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会计分录的变化,也关系到财务体系的重建。毫无疑问,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变化自然更加困难。第二,会计制度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提出用成本代替支出要素,设置预算会计要素、预计负债等新内容,给政府财务管理的变化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财务报告编制难
在以往的财务报告编制中,政府只需要依靠相对单一的收付实现,只需要完成财务报告的编制。但在新的财务报告编制中,采用双基础、双系统模式,因此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完成双报告(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双报告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特别是在预会计数据收集、财务能力分析等方面,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此外,一些政府机构往往包括多个下属单位,不同单位之间的编制系统和编制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在编制报告时有效地将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联系起来,实现双报告之间的分离与联系,对当前财务工作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困难。
(三)新旧制度难以衔接
新旧会计岗位的衔接也比较困难,具体来说主要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方面。一是预算会计难以衔接。从以往政府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都没有严格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使得预算会计衔接时必须对原账户设置的科目进行适当调整。此外,在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中,如何确定和计算拨款结转、拨款余额、资金余额等与原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影响新旧制度的衔接。二是财务会计衔接困难。两种会计制度下采用的会计方法差异较大,不仅需要对科目余额进行可追溯性调整,还存在保障制度不足的问题。为了让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得到更多的理解,我们还需要做很多解释,比如为什么要采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以前的制度有哪些缺陷,这些都需要上级部门付出更大的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部门都能做到。同时,政府很难从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转变领导观念;由于过去财务部门长期缺乏审计岗位、财务分析岗位,也会给政府会计制度的转变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其他业务部门的支持与合作不足,也阻碍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
(四)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不仅业务内容增加,而且业务处理变化更大,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在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下顺利完成相应的任务。具体来说:一是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提出的“平行会计”会计模式、“3+5”要素和双财务报表,对政府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同时掌握预算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准确、更有效的判断,但从政府机构财务人员的现状来看,这些综合人才非常罕见。二是要有较高的计算机能力。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财务办公软件。在实施新系统的过程中,必然会采用新的财务系统,从而增加许多新的功能和应用,这对现阶段的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在新制度的实施下,财务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适应新的工作模式。然而,许多财务人员的学习意愿较低,他们希望满足于现状,他们的职业道德需要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