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7 热度:
农村商业银行从信用社转型为商业银行,不仅是华丽转型的结束,也是改革发展的新起点。农村商业银行重组后,努力尽快公开发行上市,接受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与投资者分享业务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在新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加快现代金融企业体系的建设。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业务状况,评价产品性能,合理配置资源,为中高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管理会计的建设。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财务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农村商业银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股东价值最大化是衡量银行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也是管理会计的根本目标。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不仅要注重盈利能力,还要注重股东的回报。为此,应引入经济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完善预算评估、资源配置等管理职能,通过建立更明确、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价值最大化的概念和要求。
(2)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促进经营战略转型的必要条件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商业战略转型时期,正逐步实现从资产负债和存贷利差收入向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经营结构转变。建设现代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商业模式和增长模式的根本改变是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按照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促进财务资源在区域、部门、专业、产品之间的合理配置、调整和流动,有效解决资源配置的结构和效率问题,使有限的商业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引导和优化商业结构,推动全行战略转型。
(3)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必要条件
实行分支机构(实行分支机构(“块”)主要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分支机构运作的监管作用。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并不能指导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利润压力逐渐增大,迫切需要细化财务管理,明确部门、产品预算和绩效管理,加强专业调控和系统调控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在“分块”在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分专业、分产品(“条”)建立预算评价机制,建立预算评价机制,“条块结合”财务宽模式势在必行。
(四)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财务指标。穆迪特别关注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国内外先进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银行效益的提高和风险控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实的基础,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二、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现状
(一)财务集中陆续实施
农村商业银行相继实施财务集中管理。2009年,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开始将计划财务管理集中到总行。计划财务管理集中改革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价格管理财务管理集中、价格管理集中、信息管理集中。其中,计划管理集中是指改变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资源分配等计划管理工作由总行和分行共同完成,以层次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实行以条线管理为主、层次管理为辅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集中是指统一全辖财务体系,集中管理财务资源,集中管理财务费用,集中财务会计;价格管理集中是指总行统一制定全辖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利率(费率)政策和制度,各分行按照总行统一管理要求确定业务定价;信息管理集中是指集中全行信息资源,集中处理信息报送和工作。通过实施财务集中,进一步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节约财务资金,更及时可靠地获取财务数据,为绩效评价的实施奠定基础。
(2)开始建立内部资金转移计价体系
内部资本转移定价的基本考虑是建立统一的内部资本交易中心,存款责任中心根据内部资本转移价格向内部资本交易中心出售存款,贷款责任中心贷款所需资金不再免费,只能从资本交易中心购买资金。这样,将市场机制引入银行,可以提高贷款发放的限制,调动存款的积极性。2010年,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首次引入经济增加值、存款贷款内部资本转移价格等指标,计算内部资本占用成本。
(3)初步建立“条块结合”的考核体系
对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的管理需要建立“条块结合”考核制度:纵向行政分支(“块”)将机构从上到下分解,最终分支机构认定为责任中心,应是创造利润、提供服务或产生成本的最小单位。横向维度是指商业银行的产品或业务(“条”),例如,某种类型的存款或贷款可以成为评估对象。考核制度建立后,同级责任中心绩效总结可以调查机构绩效,同一业务线责任中心可以获得部门绩效状况,也可以实现产品绩效评价。近年来,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的考核方法逐渐反映出以业务线为主,机构层次为辅“条块结合”考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