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0 热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逐渐增加。公路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859公里,预计到2020年,河南省高速公路将达到8070公里。然而,面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浪潮,对建设资金的需求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有效解决高速公路的融资问题已成为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1. 河南省高速公路投融资现状分析
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公路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筹集,中央投资占比较小。2012年,河南省公路投资548.67亿元中,中央投资仅占5.93亿元,占1.08%。2011年,河南省公路投资420.01亿元中,中央投资仅占6.09亿元,占1.43%。中央投融资缺失。
2013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859公里。这些里程主要由三类投融资主体管理,其中河南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2464公里,河南交通投资集团1736公里(其中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1309公里,中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427公里),其他投融资主体1659公里。2013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210亿元,比2012年的187亿元增长12.3%。其中,2013年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通行费收入为91.86 河南交投集团通行费收入62.3亿元。
2. 河南省高速公路投融资问题
2.1 过于依赖政府
由于高速公路的公益性是其主要属性和特点,政府在高速公路投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必须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给予保障和支持。但对河南省来说,还有很多环节做得不够:一是法律规范和保障作用不够充分,法律环境不够成熟;二是对收费公路投融资的支持不够,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相对较少;三是政府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与近年来高速公路投资的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一些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强大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仍需要大力投资。高速公路过于依赖政府。当国家进行政策调整时,高速公路的融资将非常困难。
2.2 行业进出壁垒较高
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后,难以实现投融资有序退出,高速公路投融资退出壁垒较高。目前,制度、机制等问题是民间资本进入高速公路产业的主要障碍。由于高速公路是一个资本密集、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一方面对资本的吸引力相对较低,进入民间资本的热情较低;另一方面,民间资本股权比例一般较小,缺乏足够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一旦行业政策调整或政府领导交替,政府容易改变承诺和项目内容,导致民间资本投资面临风险。
2.3 融资效率不高
由于河南省高速公路融资浪费严重,资金难以实施,部分项目未按时完成,高速公路融资效率不高,导致融资困难。此外,这种管理模式使资本用户在建设和经营中缺乏自主财务管理的约束机制,大大降低了资本使用效率。当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时,经济效益和融资能力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