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热度:
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主要融资模式
1. 以政府财政资金免费投入为主的融资模式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主要利用财政资金统一协调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期由国有企业经营,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实现盈亏平衡。这种模式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轨道交通所需资金全部由政府财政拨付,资金结构单一,操作方便,劳动力和财务成本低。但政府财政难以支持地铁后续线路网络建设,融资能力无法持久。
2. 政府主导的债务型融资模式
政府主导的债务融资模式是政府投资部分资金作为项目资本,其余部分以政府信用为担保,企业向银行或银行集团进行债务融资。这种政府债务融资包括政策贷款、国债基金、国内外债券、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再扮演单一的资本提供者的角色,而是需要向银行出具承诺或担保。这种投融资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依靠政府财政和良好的信贷快速筹集资金,操作简单,可靠性大。然而,这种债务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并没有完全解决地铁建设和运营的资金来源问题。
3. 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融资模式
3.1 PPP模式。PPP模式是公共私人合作系统,轨道交通PPP模式是根据轨道交通准公共产品的经济特点,投资公益和盈利部分定量分离,政府负责公益部分投资,社会投资者负责盈利部分投资和地铁管理,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保障、收入调整机制,建立适度的市场竞争机制。PPP模式的使用可以使私人资本更多地参与项目,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降低项目的风险。
3.2 BBT模式。BT是建筑建设。―移交是指业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方,施工方负责项目的资金筹集和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经政府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资产交付给政府;政府根据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资金或抵消土地资金。BT融资模式的优势是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改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平台。
3.3 BOT模式。BOT是建设。―经营―BOT模式是在政府与私人机构达成协议的前提下,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发特许权,允许其在一定时间内筹集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并对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管理和运营。特许期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照约定将设施移交政府部门,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管理。BOT模式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整合社会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对项目的支付不再是一次性的巨额财政投资,而是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将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收入分期支付给投资者。随着我国建设资金短缺与轨道交通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级地方政府对使用BOT的热情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