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2 热度:
国内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主要弊端
(1)应收账款过度占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资金
在企业商品销售上升的过程中,应收账款将始终与销售保持一定比例的关系,在销售上升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也会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占生产经营资金过多。销售收入的增长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账面利润,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提高,也不一定会给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应收账款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中国许多企业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大面积亏损,资本结构严重不合理,债务比例过高,企业之间的债务拖欠无处不在。应收账款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商业信用的短期贷款。当企业之间的不诚实行为泛滥时,应收账款变得难以收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仍然提倡合理的债务管理,导致商业信用体系濒临崩溃。可见,应收账款融资首先存在资金占用过多、债权呆滞、难以回收等问题;其次,它为企业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创造了巨大的动机,这也是应收账款融资的直接原因。
(2)应收账款的存在直接导致企业承担更高的经营风险
在应收账款支持和账户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企业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因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仍然如此,因为难以及时获得外国客户准确的信用评估,导致卖方风险显著增加。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商业信用相对较好;银行信用也有光明的未来,许多国际大银行选择在中国开始分行,近年来外国银行的崛起也在全面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巨大的金融压力下提高了自己的银行信用。以上表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应收账款融资的初步条件,但不可能全面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作者认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可以先试行。
(3)企业对买家缺乏足够的信用评估手段,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在信用评估中很难找到足够的公共企业信用信息。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依靠经验判断信用对象的还款能力,确定信用销售金额,必然存在巨大的风险。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许多企业没有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风险;二是应收账款管理没有落实到相应的责任部门,财务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通常相互逃避责任,信用销售规模大多是主观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