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热度:
一个地区的财政制度将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相应的作用,财政政策的监管作用将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随着厦漳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促进厦漳泉经济发展,快速完成产业优化调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分析厦漳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制定适合厦漳泉城市化的财政政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厦漳泉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设厦漳泉地区为沿海经济开发区近30年。如今,厦漳泉不仅成为福建省最具竞争力、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国内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13年,厦漳泉三市GDP为10472.18亿元,约占全省GDP总量的48.1%;三市财政收入1712.46亿元,约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9.94%;三市进出口总额1229.68亿美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2.6%。厦漳泉三市文化相同,经济相融,城市相邻的特点是同城化的基础。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厦漳泉大都市城市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厦漳泉将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完成产业优化调整。为促进厦漳泉三市产业发展,通知还提出了金融、技术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促进厦漳泉一体化建设。但是,厦漳泉三市会出现一些制约同城化进程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现有行政区划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厦漳泉三市是福建省管辖的三个地级行政区。由于行政区划的划分,三市之间的财政政策是独立的。为了本市的经济发展,市政府必须采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生产要素,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地市场,形成以行政区划为范围的区域经济。这种固有的区域划分和制度独立是厦漳泉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因此,要着力解决厦漳泉市行政区划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
(2)厦漳泉三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厦门、漳州、泉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异,三个城市之间的不隶属关系导致三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结构水平较低。与厦门相比,漳州和泉州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运营效率不高。漳州和泉州在城市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城市能源、城市供水、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厦门。此外,漳州是三个城市中唯一没有民用机场的城市,也无法建立现代三维交通系统。
(3)厦漳泉三市产业结构落后
区域产业布局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是区域经济合理发展的基础,而厦门、漳州、泉州的经济产业布局差异明显。“厦门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基础不同,区域产业价值链互补性不强。虽然闽南金三角地区的厦漳泉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优势产业,但各地的产业发展阶段与主导优势产业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厦门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形成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泉州仍处于传统轻工业消费品生产的发展阶段;漳州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产业规模小,产业相关性低,劳动密集型和初级产品制造业成为主导优势产业。[1]就三个城市而言,厦门的第二产业结构相对发达。电子、石化、机械制造业是厦门的三大支柱产业,但这三个产业在国内外都没有相应的重要地位;漳州第一产业相对发达,制造业落后于厦门和泉州;服装、鞋、石材一直是泉州传统产业的经济支柱,但这些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厦门、漳州、泉州的不合理产业结构为当地经济发展设置了一些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