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0 热度:
完善预算管理对民族贫困地区预算管理的影响
(1)加强预算编制过程。过去的预算编制过程是年底集中编制的。随着近年来预算管理的不断改革,实施了二次编制程序。第一次预算报告后,由地方财政审核,对资金增减变化进行相关处理,然后发布第二次控制数据,各单位根据第二次控制数据再次调整。
预算二次编制流程完善了民族贫困地区的预算管理,重要体现在扶贫项目预算资金的落实上。由于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编制期间会有地方财政审计,本次审计主要针对基层预算单位不合理或准备不足的项目进行修改和删除。地方财政将对筛选后的合理数据进行汇总上报,然后由上级机关对汇总后的预算资金进行重新整理和批准。批准后,将第二次预算控制数重新发放给地方财政,然后由地方财政组织基层预算单位根据调整后的数据重新编制。这样,过去预算编制不合理、编制时间不足的情况大大减少,合理的扶贫预算项目资金纳入预算。
(2)详细说明预算编制,并与决算联系起来。目前,各基层单位的预算编制报告主要采用预算软件进行编制报告。预算批准后,将今年的预算收入指标数引入部门决算软件程序。这意味着预算收入与决算支出挂钩,并细化为类别、资金和项目。例如,项目资金各部分的支出应与财务预算收入的各部分逐一对应,预算数据的实施应反映在年终决算的实际支出中,并对预算起到监督作用。过去,国家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要投资对象,对项目资金预算的细化没有相关要求。现在,随着预算要求的细化,如项目资金中的管理费和资本支出,预算数量应与年底决算的实际数量进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预算的实施情况。
(3)预算公开促进预算监督。近两年来,由于政府信息透明度的要求,各级财政也开始向社会公开部门披露预算结果。随着《预算法》的推进,预算监督不仅是系统中的监督,而且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预算编制的披露涉及预算系统的所有基层单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二是预算单位的基本资金支出构成;三是预算单位的项目资金支出构成;四是“三公”资金的使用。
结语
本文研究了中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基层预算管理。研究重点是扶贫项目资金预算,基本资金预算没有具体分析。由于文章中的许多观点是从日常工作的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文献没有做太多的参考。此外,文章从政府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中西部民族贫困地区预算管理的难点和分析”中,对领导决策和政策体系没有过多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深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