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9 热度:
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单位,其职能决定了单位财务会计和资本运作不能完全市场化,单位财务部门资金管理往往是事后会计,忽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控制,资金收支评估只停留在表面平衡,很少评估资金使用效率。在财务制度的实施中,由于各种制度与现实之间的标准不够详细,或执行人的质量问题,财务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措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审批并不严格。随着财政资金分配的减少,行政机构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财政资金的使用,以减轻单位的财务压力。但由于多年来制度管理漏洞,许多行政机构对下级资金的使用和审批仍相对宽松,不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规范或控制,纵容下级的不良行为。例如,在资金申请和使用过程中,下级必须由相应的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签字,并通过几级领导签字完成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高级领导的指导比系统本身更“标准化”。
2、缺乏预算管理。在大多数行政机构中,预算管理普遍存在一些漏洞,可能存在于预算编制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在更多的情况下。例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只有财务部门参与,而其他部门参与较少,使预算往往偏离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和规范,经常挪用预算、少报、多报,加剧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偏差,给单位预算管理造成较大混乱。
3、会计比较混乱。从理论上讲,会计工作的有效性是反映其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普遍存在混乱,严重影响了这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往往出现一人两岗,一人多岗,会计人员也负责审计和保管;此外,在具体会计中,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往往不能有效实施,会计核算定期监督检查工作不能有效实施。
4、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往往存在盲目决策的问题,对准备购买的固定资产缺乏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导致固定资产在购买后的效用不理想;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缺乏管理,对购买、使用、停用的固定资产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或固定资产卡进行相应管理;但已出售、报废或变更使用的固定资产未及时登记或处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