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3 热度:
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增加了成本核实的难度
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例如,教学机构的设置过于精细。目前,教学院是高校的基础教学、科研和管理单位。但由于我国分科较薄,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分离,教学院缺乏综合性。通常,一个专业设立一所教学院,导致机构臃肿,不仅增加了学校的运营成本,而且增加了成本验证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教育机构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许多地方高校尽一切可能升级为高校。因此,许多地方高校都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有些学校往往是由原系演变而来的。一些新设立的教学院缺乏完整的配套控制措施,这也给成本验证带来了难题。
2.高校行政现象突出,不利于成本核查
目前,虽然各界人士普遍要求学校去行政化,但我国高校去行政化进展非常缓慢,行政化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种行政现象容易造成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关系的混乱。一般来说,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学校无疑是一个商业单位,而不是一个行政组织。因此,行政管理应服从业务管理。然而,由于高校的行政问题,高校教育机构和相关领导职务的设置通常更多地考虑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忽视了教学业务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机构基本上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设置的,很少体现教学业务活动的规律。 3.财务核算难以满足高校成本计算的要求
财务会计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由于制度原因,我国高校财务会计长期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影响。会计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不计算教学成本,不计提折旧,不遵循比例原则。这样获得的财务信息无法准确控制高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资金状况,不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利用。首先,财务核算难以反映高校的真实经济状况。因为会计是收付实现制,只能反映当前的实际收支情况,不能与权责相匹配,也不能准确反映高校的财务运作;财务会计与预算决算规格不一致。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规格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机关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根据会计科目内容进行合并或拆分,重算后才能获得预算科目;资金支出明细科目较少,特别是科研项目资金,但一般纳入支出教育项目。资金来源、使用、盈余等情况总结在一起,无法快速区分单个项目的进展。这些会计状况不利于财务信息的形成,不利于真实经济状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