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31 热度:
防范公立医院财务风险
(一)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控制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和审批权责,严格执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控制,控制医院债务规模。预算管理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资金,使资金的使用更加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实现专项资金的使用,控制和避免不合理的资金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规模、管理水平、医疗水平、融资方式等因素编制预算,设计合理的债务结构,控制债务规模,规范债务管理。预算编制要严谨、科学、准确、易于操作,既要服务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规划,又要在操作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际过程中更好地实施。通过预算管理,确保预算内资金及时拨付,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支出,有效避免盲目扩张和投资。预算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通过定期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做好财务风险监测,管理者可以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此外,预算管理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将年度或季度业务目标分解为特定部门和特定人员,更有利于计划的实施,方便过程中的控制和跟踪,提高效率。
(2)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历史上一些传统习惯的影响和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公立医院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普遍较低,往往忽视财务风险的存在。为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医院管理层和普通工作人员都能正确清楚地了解财务风险,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防范和识别风险,最重要的是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只有管理层对财务风险有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医院才能形成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管理要树立榜样,通过不断学习财务法律法规、风险防范经典案例分析等法律法规,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风险识别方法,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断运用风险识别方法,特别是在医院投融资管理中,始终权衡风险和收益,始终贯穿风险防范意识,不仅看到收益,而且忽视风险。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加强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特别是高风险部门。对于重大风险事项,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日常风险报告制度规避和管理风险。
然后,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人员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财务风险,财务人员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门槛。任何工作环节的错误都会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风险防范水平。因此,必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新方法。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和识别方法。一方面,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假设和估计风险,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医院的真实经营成果。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始终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财务风险的发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立即报告,及时为管理层提供风险决策信息,避免风险扩大。此外,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不徇私舞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道德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综合考虑医院业务规模、管理水平、偿付能力、业务能力等因素,收集相关财务指标信息,建立盈利能力指标、偿付能力指标等敏感财务预警指标,设置不同级别的预警值,不同的预警值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每天进行前、中、后的过程跟踪和监控,当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立医院面临着不同的财务风险。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了解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