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2 热度: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1)实施绩效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1、正确编制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财务收支计划
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国财务管理的重要形式。所谓预算管理,就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根据以往的收支情况,结合现有的各种因素,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收支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编制好的预算报单位预算管理部门审核,审核合格后报有关管理部门审核。预算是我国事业单位计算绩效的依据。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评价与预算有关,因此编制预算对绩效经理非常重要。所有预算资金必须根据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
2、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确保组织预算目标的实现
为了使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公共机构的任务和目标,公共机构应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尽可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尽快实现公司本身的目标和任务。在鼓励措施中,要注意将员工的精神和物质结合起来。现代科学理论证明,人们的行为动机来自于自己的需要,即根据这一科学制定鼓励机制,充分利用事业单位,可以给公共机构带来巨大的效益。公共机构中的鼓励机制通常只依赖于奖惩机制。
3、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决策的科学评价
事业单位的预算是根据生产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来计算支出效率的,生产投入的过程必然与相应的决策有关。因此,事业单位应科学分析决策,以分析结果作为单位是否使用决策的依据,尽可能保证单位预算支出的公平性。然后,单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实现目标。
(二)预算执行中期绩效控制
1、建立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信息库
在绩效预算管理中,应立即获取和分析绩效预算管理信息。如果不及时注意,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和改进,预算管理就不会真正发挥作用,也就失去了预算管理的意义。绩效预算管理信息应与生产过程同步报告,使预算管理在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的质量决定了绩效预算管理的最终结果。
2、严格执行部门预算
为了使预算发挥作用,各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安排,原则上预算不在实施过程中调整,如遇到极其特殊的情况必须调整,相关单位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调整计划,审核合格后进行相应调整。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公共机构的支出受财务资金总额的限制,因此需要强制执行预算,加强对此的监督,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超越。公共机构进入预算实施阶段时,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工作,财务人员严格检查各部门支出,根据预算控制支出进度。各单位本身也应严格要求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提高资本支出效率,最终确保单位预算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