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热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本作用越来越明显,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传统体制优势日益消退。在新的医疗改革形势下,“公立医院应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药品、检查和医疗行为。”公立医院作为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处理业务发展与人民医疗保健的关系。如何在医患矛盾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提高资源整体规划,特别是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1.系统建设系统性不足。制度建设是财务工作的基准,良好的制度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但现实中,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制度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划制定的有效性上。制度建设应具有战略性和系统性,但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却非常不足。在工作中,日常财务制度通常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付款报销制度、内部银行会计管理制度、结算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财务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是财务管理需要由医院管理者管理,由于公立医院管理者年度考核结果,财务信息欺诈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制度实施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制度实施和监督后,虽然公立医院制定了预算、会计、投融资管理等制度,但由于公立医院自身的制度因素,制度实施和监督难以保证,财务管理内部问题突出。
2.团队建设不到位。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人员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不足和职业道德不足两个方面。财务管理比较特殊,专业性和严谨性是其基本要求。因此,在人员构成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是必然要求,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数据显示,在公立医院财务人员构成中,研究生学历占比不到10%,高级职称占比不到5%。可见,目前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专业性肯定不够。此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薄弱也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计划经济的固有思维使得一些财务人员出于领导意愿,利用财务政策漏洞,改变财务工作程序,造成欺诈和虚假产量问题。
3.预算管理不完善。目前公立医院财务预算中的主要问题是预算不重视、方法陈旧、管理不严。一是对预算工作缺乏认识。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对预算工作重视不够。二是预算方法不科学,预算工作只围绕内部部门构建,不考虑市场因素。比如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成本构成要求、数据采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等实际因素,导致预算效果不足。第三,预算评估只是一种形式。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着预算随意变化、预算评估不严格、与绩效无关等诸多问题。
4.内部控制是空心化的。在财务管理中,经常提到内部控制。由于制度因素,内部控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部门间内部控制边界模糊,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形式化,公立医院在管理上仍存在决策不民主的问题。领导“一言堂”,使得财务管理中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重大项目的内部控制往往徒劳。因此,在日常经营支出中,成本和节约意识薄弱,不必要的支出居高不下。但在物资采购中,缺乏市场意识,缺乏比价采购、竞价采购等策略,重复采购和物资闲置问题突出。
5.成本控制不科学。在成本控制方面,公立医院注重后期的单位业务评估,普遍缺乏对前期控制的重视。但在实践中,采购风险、物资空置等都与日常财务运作有关,只追求季度或年度业务指标,往往使成本控制在最初方向偏离轨道。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只停留在部门会计层面,对不同业务集中的分析较少,难以满足公立医院发展的实际需要。此外,在成本控制的结束时,在评估和奖惩方面,公立医院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评估只是一种形式,与实际员工的利益无关;另一方面,成本评估的相应指标不合理,员工和部门对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贡献无关,没有根据成本构成与部门和员工相适应的科学指标。此外,成本控制中缺乏责任分析,只做账目核算,没有分析目标实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