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9 热度:
金融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金融会计,金融会计在现代金融企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金融会计的实施不仅对企业管理活动的会计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也有更高的要求。从金融会计的角度来看,金融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管理过程中会计误差造成的高级决策错误,也是指金融企业在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下的资产或声誉损失。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中国的金融会计制度,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的会计制度不完善。例如,在中国商业银行提取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金融企业坏账损失、相关坏账准备金制度等方面,这种管理制度也日益显示出其不足。此外,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说,其自身的管理结构和经营状况将极大地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同时也受到市场化因素的限制。然而,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但目前中国的市场化仍然不足,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
(一)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没有规范金融企业的会计报表格式。对于会计制度来说,标准化的财务报表格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相关金融企业必须制定并提供准确、完整的外部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有关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以下部分:会计报表及相关注意事项、财务状况说明书。会计报表是上述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与其他企业相比,金融企业在相关业务和收入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金融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会计报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坏账准备金。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贷款坏账准备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期末贷款余额1%差额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可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优惠。对于实际坏账超过1%的部分,需要计提坏账准备金,但也需要缴纳所得税。但事实上,坏账的核销是严格的,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如果银行按实际损失足额计提坏账准备金,很难获得相关的税收减免。此外,一些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由于我国对坏账认定条件严格,商业银行大量坏账无法及时核销。坏账准备金不足,信贷资产估值偏高,不符合会计审慎原则。
3、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工作是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银行进行的金融交易,最终要通过会计工作来实现。会计信息是银行管理层和决策层进行相关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国际调查机构对上世纪末“东亚金融危机”的研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足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财务会计报告被认为是最可靠、最能显示相关公司具体情况的材料。如果缺乏相关准确的会计信息披露,债权人和投资者都无法及时获取公司相关的准确信息,这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现在国内很多银行,尤其是一些没有上市的银行,都没有充分履行对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和义务。
(2)内部控制
中国商业银行采用的内部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西方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研究所的建设。对于目标管理来说,这是一种参与式、自我管理的管理体系,但存在短期目标缺陷。
1、内部执行力不强,过于形式化。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上个世纪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措施,但许多管理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只是一种形式。例如,重要空白证书的管理并不严格;仓储现金和柜台操作不认真。
2、内部控制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中,以一些错误的思想为纲。内外勾结、乱拉存款的现象屡禁不止,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的不断改革发展也促进了非银行金融工具的出现,银行相关内部控制人员无法有效防范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