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控策略
发布时间:2022-07-22

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控策略
(1)加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督促员工知行合一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层应首先加强自身意识,明确会计结算风险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加强银行宣传,建立综合风险防范企业文化,帮助财务会计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会计结算风险防治意识的意义。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合作,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商业银行实施会计结算风险防治创造良好氛围,确保会计结算风险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审计工作的实施
在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要明确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加强审计工作的实施,有效避免会计人员违法违纪的发生。审计作为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及时纠正商业银行管理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会计工作已被动态监督控制信息系统所取代。基于此,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发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特点的会计信息系统,规范会计信息的收集、总结、处理、传输等操作流程,有效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基于开放原则,实现商业银行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有效提高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稳定性,确保会计信息数据的及时传输,促进监督管理的充分有效实施。监督管理涉及内容多,专业要求强,商业银行应设立独立审计部门,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确保审计岗位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建立正确认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更新优化审计知识储备,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需要,有效避免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
(3)规范工作流程,创新业务控制体系
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引入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遵循政策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结算体系,动态发展,适应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业务控制体系。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采取前后台业务分离远程授权等方式推进业务控制工作。建立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运营管理部等二级专业管理部门,加强一线业务运营与三线审计部门之间的管理。依托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业务预警系统、风险控制平台等[5]。以A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该行于2016年7月实施“三台分离”改革,改革成效显著。具体来说,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自放自收自管的终身责任制;2.发放与审批分离的审贷分离制;3.前、中、后台完全分离的三个分离制。在实际工作中,随着信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数量和贷款额度的快速增加,终身责任制并不能有效改善管理过程中的跟踪、监督和实施。与终身责任制相比,贷款审查分离制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信贷业务与审查业务分离,相互监督。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信贷产品不断创新,这种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三个分离系统应运而生。“三台分离”进一步规范信贷业务,明确各人员权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控制,规范业务管理,帮助商业银行在当前行业环境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4)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建设专业队伍
会计人才是提高商业银行会计结算质量、规避风险的重要力量。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复合人才储备,促进教育培训的充分实施,建设优秀的专业团队,为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规避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6]。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深化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培养,提高会计结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会计结算人员树立正确认识,明确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在实际教育培训活动中增加经典案例分享,帮助员工明确日常工作中的不足,注重培养会计结算员工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帮助员工提高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遵守规章制度,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治工作的需要。同时,通过完善员工激励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推广渠道的透明管理,保留优秀员工。完善奖惩制度,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高员工积极性,为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规避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与资本力量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避会计结算风险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要从制度、管理、员工素质三个方面落实,同时开发先进的信息系统,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发展的不足,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帮助商业银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健康发展,长期稳定盈利,良性循环。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