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投融资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05
水利建设投融资改革建议
加快水利建设是我国当前基础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为解决水利建设投融资困难问题,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水利产业管理体制,改善水利投资环境
首先,各级政府应明确水利项目的管辖权、监督权和建设权,调整水利设施管理模式,将行使投资主体的权力下放给企业。其次,各级政府机构应简化水利项目申请审批程序,降低申请成本,有利于项目投融资。此外,为了改变政府的长期管理现象,必须建立水利投融资平台,通过系统、标准化的特殊机构进行投融资运作,在实现大规模经营、资源资产化和资产资本化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作为保障,明确水利投资的分类界限、资产所有权和投资比例,改善水利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转变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指导、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共赢的建设经营模式。
(2)完善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
增加政府财政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预算中水利投资的比例,严格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改变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方式,合理拓宽征收渠道,提高征收标准,增加水利资金来源。
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如制定政策倾斜制度和金融激励方法,鼓励金融机构向水利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研究适合水利建设的债券产品,吸收社会资金;鼓励通过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等融资平台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进一步发挥财政贴息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作用。同时,努力完善水利补偿政策,如通过适当调整水电价格、减税等方式补偿水利企业,提高效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3)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利用各种投融资方式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将平台建设成为金融市场融资的重要枢纽,整合资源,振兴股票资产的重要载体,通过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票据等方式筹集市场资金。其次,在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公私合作,发展BOT、TOT、BT、PPP和其他特许经营投融资模式。此外,尝试进行水利资产证券化(即ABS)融资,整合和振兴优秀资产,吸收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股票改革后上市融资促进合适的水利项目,利用融资租赁和高新技术降低成本,减少投资,减轻资本压力。
(四)推进水利产业市场化建设,完善企业管理
要加快水利产业市场化,首先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政府财政投入和宏观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二是改革产权制度,明确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分类,将经营性资产的法人财产权赋予其经济实体,然后推向市场,实现资产效率提升的目标。同时,要从根本上打破水利企业的垄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企业面向社会的投融资要求。
改善企业管理,根据水利行业特点,根据市场价值和经济规律制定企业战略,寻求长期发展,同时通过简化机构、提高效率、培养人才、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