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模式的风险和监管
发布时间:2025-03-31
首先,众筹模式的风险和监管
(1)启动阶段。目前,中国有十多个融资平台可以启动众筹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投资者启动项目时,需要填写项目说明书,设置相关回报,提交审计、基本审计、现场审计等相关步骤。现阶段的监管问题主要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众筹准入条件的规定。没有明确表示要对完成项目所需的具体资金数额进行专业评估,导致筹集的资金基本超过预算。
(2)实施阶段。筹集资金能否正确使用,项目进程是否顺利决定了项目的成功。筹资者可以使用项目筹集资金,不受任何限制。基于众筹项目,大多是创意项目,失败的风险很大。没有相关机构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投资项目的进展进行跟踪、核实和监督,导致投资者资金面临巨大风险。目前,开放的项目进程基本上纯粹来自项目筹资者,没有监管机构或独立第三方的监督或证明,可信度相对较低。
(3)回报阶段。许多项目没有事先同意在期限内回报投资者,也没有相关的约束机制来实施或实施违约金制度。因此,项目缺乏对投资者回报期滞后的惩罚机制。这种情况鼓励了投资者的违约心理,欺骗了投资者,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打击了投资者参与众筹的热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建议
首先,设置平台的准入门槛。目前,众筹平台对项目不承担任何责任,完全基于信贷融资。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法律应授权有关部门建立严格的平台准入机制,要求平台注册资本高,限制欺诈、扰乱市场秩序等经济犯罪人员进入,防止平台与投资者串通。
另一方面,根据项目设施阶段划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目前,我国融资平台规定,即使项目启动成功,项目启动成功后,项目发起人也可以一次性将筹集的资金全部交给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也可以提取现金,为资金安全埋下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众筹平台内设立专门的第三方机构或项目流程审计部门,跟踪核实项目流程,根据项目推广情况分阶段发放资金。这不仅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还可以督促项目发起人尽快完成项目。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披露。督促投资者披露信息,提高项目过程的透明度,让投资者监督项目的实施和风险程度,让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和众筹平台进行跟踪、验证和监督,降低社会和众筹平台的监管成本,保护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