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南昌市民间投资积极发展的对策措施
发布时间:2025-01-15
促进南昌市民间投资积极发展的对策措施
在当前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政府大规模投资不可持续,南昌想摆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必须积极整合私人投资资源,科学引导私人资本流动,进一步完善地方投资政策,消除私人投资主体的投资担忧,促进私人投资的更好发展。
(1)尽快出台地方民间投资配套措施,认真落实国家民间投资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私人投资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和其他鼓励和支持私人投资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对私人投资实体给予了重大支持,增强了私人投资实体的投资信心。但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宏观层面的指导,地方有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细化政策,分析到实施层面,使宏观政策具体实施,需要地方有关部门在深入研究中央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引入南昌私人投资支持措施,使行政支持政策、财政和税收鼓励政策能够更好地实施。
(2)大力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南昌金融业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南昌的金融服务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地方金融服务体系还处于不完善阶段。从深圳、杭州等民间投资活跃、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地区加快民间投资发展的经验来看,民间资本必须依靠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投资作用。民间资本在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中运作,有利于资本积累。目前,南昌应加快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会计、法律、资产评估、信用评级、融资担保、咨询等有利于民间资本快速释放的金融辅助产业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3)打破阻碍民间投资的“三门”,扩大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空间
阻碍民间投资的“三门”现象在南昌市投资市场上广泛存在。在南昌市政府倡导建设核心增长极的背景下,打破“三门”是促进南昌民间资本释放和南昌经济发展的好消息。当然,打破“三门”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尝试,主要是放开思想,逐步打破障碍。任何政策都有其及时性,一些地方和行业将首先尝试扩大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空间,使民间资本流入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尝试。
(4)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流动,促进投资结构平衡
南昌民间资本流向房地产等少数行业结构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少数行业经济暴利空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间资本流动的合理引导不够。近年来,我国宏观层面出台了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的文件,但配套的地方财税政策和地方行政支持政策没有及时跟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流动的口号。它不仅没有向民间投资者发出积极的信号,而且加强了投资者信心中原有的资本流动,加剧了投资结构的不平衡。因此,引导民间资本流动需要突出合理,避免口号化,是实现投资结构平衡的重要保障。
(5)加强对民间投资市场的监管,有效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我国民间投资市场的市场容量还比较小,政府和国有企业在投资领域仍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份额。受诸多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市场监管不到位。在一些大型项目的投资竞争中,民间资本的进入方式往往是被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投资者承担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对投资者的利益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导致民间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加剧了民间资本的外流,进而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可持续性,难以挖掘民间投资的潜力。因此,加强对南昌市民间投资市场的监管,规范投资体系,特别是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财税标准和信用担保管理,应成为市政有关部门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