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发布时间:2024-12-18

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1)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和投资
 
中澳是亚洲和太平洋的重要国家。近年来,双边关系迅速发展,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12~2013年,中澳贸易额达到1225.8亿澳元,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商品贸易出口市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十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2012~2013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商品出口额为781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商品出口总额的31.6%。铁矿石产品、煤炭和黄金(非货币)是出口额前三名,占澳大利亚对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53.7%、9.6%和7.6%。其次是农产品。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商品进口额为44.7亿澳元,占澳大利亚进口总额的18.8%。排名前三的商品是电信设备、纺织品和电脑,占中国商品进口总额的10.5%、9.75%和9.73%。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为66.6亿澳元,以旅游和教育服务为主。但服务贸易进口额仅为出口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公司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也在增加。澳大利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澳联邦政府~2012财年批准中国投资申请金额162亿澳元,2012财年批准中国投资申请金额~2013年,中国批准了167亿澳元的投资申请,中国继续保持澳大利亚第三大外国投资来源的地位。截至2013年6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批准中国投资申请1112亿澳元。然而,澳大利亚在中国吸引外国投资的比例要小得多。目前,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投资呈现出逆差。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投资逆差约为31亿澳元。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凭借其资源优势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澳大利亚是中国矿产资源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以能源产品为例。2012年,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进口国,占中国煤炭总进口的20%;同时也是中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国,进口量占我国LNG总进口量的24%。另一个例子是铁矿石产品。2012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3.51亿吨,占全年铁矿石进口总量的45%以上。
 
2005年5月,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正式启动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到目前为止,谈判已经进行了19轮。阻碍谈判实质性进展的问题包括农业市场开放、企业投资审计、服务业市场开放等。
 
(2)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和投资的特点和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和投资呈现出三个特点。
 
首先,中国对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贸易的逆差,进口商品和服务产品相对集中,主要是2012年矿产能源资源产品、农产品、教育和旅游服务~例如,2013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商品贸易逆差高达336亿澳元,服务贸易逆差超过40亿澳元。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和分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业产品。
 
第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和能源领域。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总额已超过80%。虽然投资领域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比例仍然很小。
 
第三,从投资金额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大多是大型国有企业,资金主要来自中国政策性银行或国有银行贷款。例如,中国钢铁集团收购Midwest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公司收购Oz矿业公司、中国兖州煤业公司收购澳大利亚Felix资源公司、中国山东能源集团收购RCI煤炭公司等。
 
这三个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对澳贸易和投资的三个问题。
 
首先,从中澳目前的贸易形势来看,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集中,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澳大利亚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一风险也充分反映在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产品的价格波动上。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商品的增长率高于进口量。主要是由于过去十年矿产资源,特别是铁矿石产品价格的飙升。
 
其次,从中澳投资现状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过于集中和单一,大部分与矿产资源和能源产品有关。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气候保护,如碳税、矿产资源和能源领域的投资前景,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第三,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一般来说,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都引起了澳大利亚的高度关注和怀疑,甚至影响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过程。澳大利亚野生党和其他社会团体担心批准中国对澳大利亚矿业投资,将导致失去矿产资源控制,然后威胁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希望对中国矿业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严格的审查制度导致审批时间长,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效率,提高结果的不确定性,最终影响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