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财政政策效应不稳定
发布时间:2024-11-17

财政政策效应不稳定
 
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否达到取决于政策效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政策效应。从静态角度看:分析每项政策实施是否达到目标值;从动态角度看:如果政策停止实施后目标值能够持续保持,如果能够表明政策效应是可持续的,那么政策的直接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应该说,财政政策的效果体现在可持续性上,财政政策的难点也在于此。那么,自1997年以来实施的财政政策效果如何呢?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政策是有效的,体现在每年政策的实施都带来了7%以上的增长。然而,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政策效应仍然缺乏可持续性,表现在:随着旨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实施,相当一部分总需求的增加是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而消费者需求和生产性投资需求的稳定增长长期保持不变。据统计,1997年至2003年,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分别为31 .8%,33 .8%,80%,79 .7%,83%,86 .3%,85 .3%.生产性投资可以从同期反映贷款不能转化为投资的银行存贷比的变化中得到证明。据统计,1997年至2003年银行存贷比分别为90% .9%,90 .4%,86. 2%,80. 3%,78. 2%,76. 8%,76. 2%.显然,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了政府投资在总需求中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政策停止实施,总需求减少将难以避免,增长将难以持续,这表明政策效应仍然缺乏可持续性。政策效应缺乏可持续性,使政策实施进退两难。一方面,经济的长期稳定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内部机制,政策不能长期实施;另一方面,当政府支出占总需求的相当一部分时,经济增长对财政政策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财政政策效应缺乏可持续性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设计财政政策时选择了不合理的经济目标。不同的经济目标选择可以带来不同的政策效果。如果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目标是经济增长,那么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产品的投资支出来直接增加总需求来增加GDP。虽然这种增加GDP简单直接,但效果持续性差,因为增加的产出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的非生产性投资增加,导致未来产出增加有限。如果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目标是充分就业,那么政策手段应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增加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的有效供应。虽然GDP复杂间接,但政策效应的可持续性很好。
 
事实上,经济稳定源于要素市场的稳定,即厂商投资和就业的稳定。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和增加支出,刺激要素市场的制造商投资,从静态分析:增加投资推动就业,在商品市场中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从供应、生产函数劳动力投入增加产出;另一方面,从需求、劳动收入、消费者需求、产出增加,可以大大减少周期性失业,使经济接近充分就业产出。特别是提高就业率可以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不仅有利于消费者需求的稳定增长,保证政策效应的可持续性,而且有利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大大提高政策效应。从动态角度看,投资增长不仅有利于短期总需求的增加,而且有利于长期总供应的增加,以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同时,政府还应增加支出,以确保劳动力的有效供应,主要提供免费的培训和就业信息,以适应技能和职位,减少结构性失业。
 
可见,只有刺激厂商投资,提高就业率,中国的财政政策才能稳定,政策效应才能持续,政策才能收敛。只有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才能适度增长,才能持续增长。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