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财政措施
发布时间:2024-09-30
改善财政措施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开始恶化。太平天国等内部战争的爆发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清政府的财政是一种“消费金钱、闻到金钱、无助收集金钱”的财政局面。为了改善财政,摆脱困境,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清朝在恢复短暂的和平后慢慢恢复,直到中法战争后,“财政支出继续保持略有利润。”清政府实施的改善财政的措施大致包括:增加旧税、建立新税、促进捐赠和借贷债务。
(1)增加旧税
清政府的旧税主要是田赋、草粮、专卖收入、关税和杂税。其中,属于土地税范畴的田赋和草粮占站前财政收入的70%以上(见表3.1)。清政府增加旧税主要针对田赋和草粮。采取的措施是预征田赋和草粮的浮收和折扣。
(二)构建新税
创造新税,主要是征收海关税,实行黄金制度。
1.关税
与以往常关征收的关税不同,海关税直接由中央政府征收,转变为中央财政的财富。李鸿章认为,海关税应该是由家庭部门管理的中央税,也应该充分发挥其对当时军事费用中临时费用的支持。以江海关税为例,他指出,除贷款退还、船舶购买等明确项目外,所有海关税收入均将提交家庭部门。可以看出,海关税是临时费用的强大收入来源。
此外,关税最大的用途是作为向外国贷款的担保。1853年刀会起义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海关行政署担任重要职务,建立了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行政的税务机关制度。该税务机关不仅负责海关纳税,还负责监督中国海关对外赔偿和债务的偿还。
根据曾任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特·赫德的统计,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海关税收入为2380万两白金,占当时总收入的26.99%。由此可见,海关税已成为战后清政府财政的主要福利。
2.厘金
所谓厘金,是以“厘金”(产品价格的1%)为名义的税收标准。起初,这只是一种地方筹集工资的方式,称为捐赠厘金。1853年,由于户部和各省军费不足,当时负责清军江北大营军费筹集的雷以P,为了筹集军费费用,我们在附近的里下河设局建议捐款,规定“每米一石,捐50文”,相当有效。随后,各地纷纷模仿,直到全国实施,成为一项新税。
虽然厘金的征收增加了商人的压力,阻碍了商品的流通。然而,厘金很快成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如1892~1893年,清政府征收1428万2厘米金税,占原财政收入的19.07%,其收入仍在增长。厘米金税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
通过土地预征和粮食浮动收入,可以显著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与道光相比,光绪土地(包括粮食收入)没有显著增加,战后财政收入规模大大扩大,海关税和黄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可以反映清末农业生产的衰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推广捐赠案例
捐赠案例包括捐赠和捐赠。捐赠是指朝廷向捐赠者出卖官爵封典,捐赠是指朝廷根据商民服务的银数给予一定的奖励。捐赠政策在第一次行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851年,清政府发布了《工资筹集案例条款》,规定京官、外官、武官等职称按照1826年规定的银数减少10%,并以10%的折扣收集捐赠。截至1852年底,捐赠的银行数量达到300万两。捐赠方式包括各省地方官员和地方绅士联合分配捐赠数量,并指名勒捐赠。一些人向居住在其他省份的绅士商勒捐赠工资,称为“需要工资的孔殷”。
(四)借款内债务
借款内债始于清政府1853年在陕西、山西、广东等省进行的“劝借”。借款之初,内债规定按时数额偿还,但最终未兑现。各省按捐赠例支持库银,有的由政府颁奖,有的请按照规定增加省内学额。这使得“劝借”发展成为“劝捐”,借款成长为捐赠或捐赠。所以这样的债务规模不是很大。
战后,对于清政府来说,财政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支出的快速增长,使得在进行一些建设时,不得不考虑仅仅依靠朝廷的资源来借钱。债务最初是1853年至1854年,苏松太道吴健彰向上海洋商借款,雇佣外国船炮进攻刀会起义军,金额为12788年。自1860年《北京条约》以来,清政府借款的次数和规模逐渐增加。从1861年到1865年,苏联、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向英国和美国的外国商人借款了12笔债务,总额为1878620万。[4]清政府提出的债务一般由清政府进行,而退款实际上由海关分担。这样,清政府就将财政困境的危机转移到海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境。
总结
与鸦片战争前的财政相比,清政府的财政不仅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战后实施新的经济政策后。一方面,财政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化。战后,农业的持续衰弱与工商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在财政收支方面得到了表现。
就规模而言,财政支出规模明显增加。1842年。~1849年,年入4868万~5343万元,岁出4681万元~4913万元;1885~1894年岁入在9352万~11790万元,年出9585万元~10783万元。收支几乎翻了一番。虽然这些数字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全貌,但只有研究它的变化才能解释这个问题。
从结构上讲,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收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之,在支出方面,增加了抵御欧美国家侵华战争费用、对外赔偿、借贷债务还本付息、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费用等项目。水中河流和池塘的数量减少了很多。在收入方面,农业收入份额减少,工业收入份额增加。其中,黄金和关税逐渐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