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财政政策的目标选择和功能归位
发布时间:2024-09-10

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将日益减弱
 
随着汇率制度和利率制度的变化,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日益减弱。
 
首先,随着我国现行固定汇率制度逐步向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转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日益减弱。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以扩大国内支出将增加汇率,减少贸易余额,从而抵消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看出,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大大降低。
 
其次,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将日益突出,势必影响政策的有效性。这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一方面,在财政扩张的中后期,随着国债发行量和累计金额的扩大,国债投资开始占用部分民间贷款,使社会资金更多地储存在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公共项目中,造成民间投资资金短缺。另一方面,非公有制在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投资增长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此背景下,市场利率的传导和调整功能将进一步发挥。赤字财政的挤出效应将越来越明显,相应地,其增长效应将进一步减弱。
 
显然,鉴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将财政政策从扩张转变为中立;此外,在中立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应充分重视公共财政功能和自动稳定功能,并通过财政政策的规则约束来实现,这也应体现在“稳定”的含义上。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选择和功能归位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财政政策目标至少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等经济发展目标,还包括促进经济公平(包括收入分配、减少贫困、资源分配等)、社会公平(包括公共服务、补偿机制、生活质量、发展机会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等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是通过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依靠经济协调发展,核心是明确财政的公共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缺乏财政政策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基本上是“生产建设型金融”,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明显不足。一方面,政府对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事业内部分配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是财政政策目标取向不合理、GDP过度崇拜造成的。
 
缺乏财政政策和规则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规则约束,一方面表现为公共财政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表现为财政范围“越位”,经济增长“引擎”功能太大,经济增长“自动稳定器”功能太弱,直接用于经济冷却或经济加热,其负面影响经济稳定。
 
显然,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要完善财政政策约束规则,“归位”财政公共功能,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已经从直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框架转变为使用适当的政策工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稳定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