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基本命题
发布时间:2024-08-14

一、统合管理:公司治理的新理念
 
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产权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郭道扬2004.2).会计研究)。在公司企业中,产权结构多样化,不同产权主体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形成合同关系,追求相应的经济利益,不同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取向不完全一致,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表现为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信息披露产生不利影响,决定了相应的财务监控机制,以确保不同产权主体在企业中的相关利益。从理论上讲,监控方法的确定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股权相对集中应加强内部监控,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即上市公司也是“主导”,内部监控更重要;实际上,公司自身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仅成本最低,而且可以弥补外部监控主体后被动监控的缺陷,可以主动监控,全面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能真正发挥作用,既经济又有效。但我国现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主要由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总会计师和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当多个财务监控主体同时存在于公司内部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监控效率,避免“每个人都可以监控,但没有人监控”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大胆借用了一个尚未应用于公司治理研究的新概念,即综合管理概念。以科学的综合管理理念,有序规范多个财务监控主体的组织体系、业务实施和信息资源管理,是提高公司治理能力、财务竞争力、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成功的关键。
 
所谓“整合”,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形成联合力量。将综合管理理念应用于企业管理,其模式包括组织系统、业务实施、信息资源共享等。
 
“统合”一词来自计算机行业的统合伺服器。统合伺服器是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更高可用性、延展性和价值的方法之一。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家族和。Netenterpriseservers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环境,可以实现伺服器的统一运行,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2003年9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决定将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各自的通信、卫生、供应部队联合起来,建立新的“统一部队”,使设备更加合理高效。
 
将统一运行提供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使整体更加合理、高效的功能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设计,形成公司内部统一管理的财务监控机制,即对公司内部不同的财务监控主体、权力、责任、职能、系统等资源要素进行总体规划,在组织系统、业务实施、信息资源等方面,如果能实现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纵横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将提高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整体效率。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基本命题
 
(1)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概念的定义
 
监控不是简单的监督,也不是一般的控制,而是基于监督的控制。美国的安然、世通、中国的银广夏、蓝田都从辉煌走向暗淡,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不力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会计审计理论界,似乎存在着重视监督、轻视控制、愿意提出监督、避免控制的思维倾向。”(蔡春2001)。正是这种倾向的存在,使得公司内部实质性的监控活动只停留在监管层面,达不到控制的高度。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指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不同主体对公司财务信息、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等内容的监督控制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建立内源性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监控主体、监控对象、授权或委托人。监控主体结构应解决谁进行内部财务监控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确定一个组织能否充当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主要标准是看组织是否从事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组织监控的对象是监控对象,最终授权或委托监控的应该是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在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关系中,应当有监控主体、监控对象和监控委托人三个方面的关系人。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人通过合同关系的结合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活动的前提。
 
(2)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定位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有效维护委托代理关系中相关利益各方的经济利益,促进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和结构稳定。它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扩展客户的监督深度和广度,使自己成为一种独立于客户权利的控制机制,以确保委托经济责任的履行。不同的监控主体可以代表相关利益主体从多个方面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多样化的财务监控和平衡机制。
 
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不仅要对各种财务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控制,还要对各种委托责任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监督和评价。其监控功能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但从本质上讲,内部财务监控的监督控制功能只能维持某种经济形式,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本质上是公司内部财务系统有序运行的保障机制。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理论基础
 
企业内部财务监测机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财务监控始终处于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是委托代理关系促进了财务监控机制的产生和发展(最典型的形式是审计)。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经济组织的多层次化,授权分级管理使代理内部出现了新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了委托代理链。在这种情况下,属于代理范畴的新客户也需要财务监控。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内部财务监控需要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与公司利益相关、各方长期稳定的责任和权利关系。
 
2.会计寻租理论
 
在公司财务信息处理和公司经济收入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财务报告收入;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不同的财务报告收入信息足以改变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结果,导致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同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即会计寻租行为。这种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转移往往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公司自身的财务监控机制来防止这种会计寻租行为。同时,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离不开现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参考和发展,这是基于“路径依赖”理论。
 
3、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其他问题
 
本研究的不足表现为缺乏相关统计数据来支持结论,相关论点尚未通过实际测试,在实际实施中可能受到一些不可预测因素的限制。
 
与公司治理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评价指标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虽然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国际知名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但不单独涉及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在研究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国内一些机构几乎不涉及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缺乏对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状况的评价研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