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发布时间:2023-08-27
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有效财务监督的基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成立财务监督机制,成立民主财务监督小组,组成纪律检查监督、工会、职工代表等,落实内部审计、审计人员审计工作职责范围,要求财务人员参与单位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研究和决策,参与单位计划和管理的制定,参与合同签订、项目招标、验收、大宗物资设备采购、车辆维护等,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财务活动,加强单位员工财务知识教育,促进人人接受财务监督,支持财务监督人员的工作,共同维护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国家财务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将财务监督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综合治理,协调推进,有效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2)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详细的业务工作,要求内部审计和审计人员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以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求民主财务监督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负责监督检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审查、分析、评价单位重大收支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财政、审计、税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执法,限期纠正整改检查问题,严格处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有关责任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发展。同时,还可以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活动,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检查和监督,通过绩效评价建立法治单位和人民满意单位,促进和谐社会。
(3)实施财务开放制度是建立“和谐”财务,密切党群关系,是杜绝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手段。财务开放包括开放范围、开放内容、开放时间、开放程序、开放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开放、开放、开放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实施,接受民主监督,听取职工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充分发挥职工的监督作用。只有通过实施财务开放制度,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放在职工的监督下,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防止违纪违规,净化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