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新会计制度过渡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03

一、新会计制度过渡建议
 
(一)重新认定资产价值
 
大部分高校成立时间长,固定资产存续时间长,总量大,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大。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与各院系有关,这将加剧资产管理与使用的分离。因此,在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高校要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收集资产购置、损失、使用、报废等情况。对于盘点清楚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制度重新认定价值,提出报废等不属于固定资产范围的资产,并根据现有资产情况进行登记。同时,高校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资产价值认定和清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明确固定资产折旧的具体方法
 
新制度只有四类折旧。在盘点中,要注意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方法和年限。主要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此外,新制度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因此固定资产的具体折旧年限应单独执行。
 
(三)区分计提方法,实现制度对接
 
总之,旧制度补充,新制度每月补充。对于新制度实施前的固定资产,高校不仅要进行全面检查,还要确定资产状态。对于新规定中符合折旧标准的固定资产,在继续使用过程中应继续增加足够的折旧。20xx年后仍注册的固定资产,按新制度的规定和方法每月计提。此时,折旧工作可以通过系统完成,工作重点应作为折旧总结。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意识和制度建设意识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必须首先引起事业单位高管的重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通过对新会计制度的研究,将新会计制度与固定资产管理相结合,制定新的管理规则。例如,建立标准化的资产采购程序,充分分析采购前,采购信息完整真实,采购后准确及时;建立资产库存小组,定期全面检查固定资产状况,做好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和固定资产分析。在管理者重视的前提下,向各部门和员工发布新的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使各单位成员成为“管理者”,实现统一使用和维护、统一绩效和管理。此外,还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独立于各部门、直属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监督和控制固定资产的采购、记录、使用和报废申报。
 
(二)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准确、大容量的优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通过信息管理,实现资产信息共享。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连接到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线,以达到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控制固定资产信息的效果。此外,与信息技术相匹配的是“标签系统”,即标记每个单位的固定资产,附上基本信息,制作成条形码,然后粘贴到相应的资产上,便于信息统计和检查工作的开展。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