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缺乏实物会计
发布时间:2023-07-01
简要阐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农村三资是一个农村地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所有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简单地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集体三资的管理活动,具体情况是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各级基层政府确保“三资”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改变与“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代理协议,然后由服务中心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管理[1]。“三资”中的资金有一套特殊的工作流程,资产和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相同,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主要有两套工作流程图。
2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会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数字水平不够高
由于云南省位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居民人居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云南省94%的面积都是山区,会出现在资金、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比较麻烦。三资管理的会计制度总体上比较落后,因为云南省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会计数据统计和会计流程还没有真正实现无纸化和数字化,会计信息共享非常有限;也不利于先进会计软件在农村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2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
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作。其正常进行离不开相应会计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三资管理本身就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村三资管理中,要认真细致地做好会计工作。但目前,云南省广大农村地区对三资管理的会计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会计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价和分析指标。总之,缺乏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
2.3农村集体“三资”制度实施不到位,管理混乱
会计人员在实际管理中,管理比较混乱,账目制作不够清晰。具体来说,会计人员不够专业,农村集体“三资”账簿设置不到位,甚至缺乏会计账簿。有的虽然设置了账簿,但总账没有明细账;缺乏专门的会计人员,农村集体“三资”缺乏实物会计,“三资”无人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不够诚实,记账时账实不符,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农村“三资”的具体趋势。处理比较随意,程序不够科学。在农村管理具体的“三资”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合同不合法,手续不合规。审计检查工作不力。我国有制度明确规定,有关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长期有效监督“三资”建设,切实为减少违法违纪、预防职务犯罪做出贡献。目前,我国农村三资管理的审计时间长短不同,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审计检查工作没有正常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