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企业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25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会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加科学、准确、精细,使会计内容更加丰富。会计是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2]。随着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会计教学、实践研究等。目前,会计的理论实例分析相对完善和丰富,但大多数人研究企业会计制度,而忽视了大学会计制度。本文分析研究了企业会计制度与大学会计制度的区别和共性,内容如下。
一、会计规范制度
西方将非营利组织会计和盈利组织会计纳入会计理论,但西方国情与中国国情相差甚远。因此,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根据中国国情的特点纳入会计体系。2004年,中国提出了会计体系构成框架。预算会计体系以预算管理为重点,可以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情况。虽然高校会计体系也是中国会计体系的一部分,但在经营目标和管理方式上与传统会计体系有很大的不同。
二、企业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的内部差异
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和大学会计制度属于中国会计制度的一部分,但两者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大学会计制度的多样性低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在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和会计基础上存在差异,具体差异如下。
(1)会计科目的差异
探讨企业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的差异,一个关键的研究问题是两个会计科目的差异。会计科目是根据经济管理要求和经济业务内容对会计要素中的每一个内容进行核算的项目。高校一级会计科目只有38个,企业一级会计科目有85个。与一级会计科目相比,企业一级会计科目较多,可见企业会计内容不断完善和细分,能够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活动。通过对一级会计科目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到两者的科目设置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更加复杂和精细。高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以自身规定的制度为基础。如果会计内容不涉及相关制度,可以适当增减和结合,需要为每个内容设置项目编号,方便下一步工作,项目编号不得随意更改。企业会计科目主要由负债、成本、权益、损益和资产组成。从本质上讲,两者的经济业务大致相同,包括: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应纳税额、应付账单等。高校会计制度不涉及企业会计科目,目的和方向不同,所以会计科目也会不同。
(2)会计要素的不同
大学会计的要素包括:净资产、负债、支出、收入和资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负债、支出、收入和资产与大学会计制度有共同之处,但也增加了成本和权益。就组成要素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3-4]。大学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概念,因为对大学来说,核心内容是净资产,大学净资产由大学财政制度决定,我国大部分大学资金由政府部分拨款,不会有转让权相关的问题,大学的性质不是商业场所,大学的存在是为国家提供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此外,大学会计制度不涉及“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不会出现债券问题。
(3)会计基础的不同
影响企业财务成果和业绩的因素是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主要是指企业支出、收入和费用的确定标准。只有结合整体会计基础、财务报告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共同作用,才能发挥会计基础的作用。高校的会计制度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涉及经营的业务需要在会计中实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制度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报告和计量进行会计确认。两者都需要采用自己独立的会计制度和成本的计量基础。高校粘度预算将严重限制其财务支出,而收付实现制是当前高校会计制度会计的基础。高校采用收付现实制可以有效发挥资金流动的作用。
三、企业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制度的共同性
企业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有明显差异,但企业会计制度更适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会计制度具有参考意义[5]。企业会计制度的最新标准有效地促进了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教育资金来自政府拨款,主要以社会效益为基础,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的收付实现制。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不仅由政府拨款,而且拥有更加多元化的财务会计环境。影响高校会计制度的表现之一是资产折旧。目前,高校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仍按账面原值计算,不涉及折旧。因此,没有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这将导致高校固定资金不切实际,净资产中的固定资金不切实际,这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特别是高校在后勤方面进行社会化改革,需要有偿使用固定资产。因此,有偿使用的租金可以弥补固定资产的费用。如果高校会计制度忽视这一环节,将导致高校资产严重流失,缺乏人才培养资金,造成人才流失。通过借鉴企业的会计制度,可以完善和改革高校自身的制度,促进高校的发展。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