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11
一、企业会计监督概述
1.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相应的社会单位或企业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特别是财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各种违规行为的工作过程。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需要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通过监督实施。这样,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企业才能依靠强大的财务管理来提高其市场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大量企业缺乏对会计监督的有效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很好地保证会计监督的有序进行。
2.会计监督要素
对于会计监督要素,可分为会计监督主体和会计监督对象两个方面。其中,在会计监督主体方面,许多企事业单位普遍认为会计监督只属于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是会计人员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因为企业会计人员服从企业管理,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他们通常选择“视而不见”。然而,根据中国的最新规定,会计监督不再仅仅是企业会计人员的权利。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社会监督结构等外部力量可以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帮助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在会计监督对象方面,会计监督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财务行为、企业会计工作内容和程序、企业会计人员等。通过对这些对象的会计监督,可以有效防止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在新制度下,企业会计监督表现出层次感的特点,即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管理中财务行为的监督,发展到社会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企业会计人员及其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发展到政府有关部门对社会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监督。
二、现阶段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企业会计监督缺乏有效的认识
对于企业会计监督,社会上有两个相对片面的理解。一方面,企业会计监督只为企业管理服务,即披露的信息由企业管理决定,因此会计监督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另一方面,认为企业会计监督是严格执行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压力、调查、管理”,对会计工作持怀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监督行为通常倾向于具有一定管理权利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方,这必然不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企业缺乏接受会计监督的主观主动性,对会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规定不是很明确,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同一违规行为的经营中,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企业的实际处理方法存在相应的偏差。例如,在处罚违规行为时,会计负责人面临的处罚缺乏统一的规定,使得具体实施相对混乱。二是针对违法经营企业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或具体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深入可操作的明确规定。第三,部分法律法规与企业发展脱节,不具有实际可行性,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相对隐蔽的会计违规经营没有明确规定,企业会计监督灰色地带出现。
3.会计监督外部监督不足
企业会计监督会受到新闻媒体、舆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即使新闻媒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和报道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这种监督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束缚,言论自由度有限。然而,舆论的监督更加有限,没有实质性的企业会计监督权。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会计监督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但也存在相应的不足。比如我国还没有建立更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行为,使得一些审计师被私利诱惑欺骗,制定不真实、不准确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