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项目资金出现风险点的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科研机构项目经费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
(1)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科研机构会计人员在实施各项工作时,受个人利益影响,滥用职权,行为失范。例如,在科研项目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控制招标过程,给科研机构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导致单位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2)制度机制存在风险。虽然大多数科研机构都有完善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和监督措施,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职责划分不明确等不良现象,导致财务人员无法严格按照相关秩序执行各项工作。例如:简化工作流程,忽视中间环节,直接对相关工作做出决策。
(3)业务流程中的风险主要是指科研机构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流程设计、缺乏操作的制度规则,或者相关人员有意识地简化或改变业务流程。此外,科研机构内部控制缺乏严格性,导致科研项目相关活动缺乏有效平衡,造成行政机构管理漏洞,为腐败提供机会。例如,在科研项目所需的设备采购过程中,科研机构存在重采购、轻验收的行为。
(4)岗位职责存在风险。科研机构开展科研项目需要涉及许多流程和人员。如果缺乏明确的岗位划分,将导致研究小组的人员和财务混乱。例如,相关人员不作为或混乱。不能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查询或审核。最后,为科研机构埋下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5)思想道德风险科研机构相关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行为不当,不能满足职业规范的需要。它将导致科研项目的巨大损失,从而导致科研机构面临财务风险。
二、科研机构项目资金出现风险点的主要原因
(1)科研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结合科研机构的发展,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具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大量科研项目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研机构的工作压力。因此,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科研成果,忽视了资金控制的问题。即使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也没有研究投入资金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也为科研机构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机会。此外,科研机构在评价科研项目成果时,忽视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导致科研人员随意使用科研资金,不仅降低了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科研机构埋下了严重的财务隐患。此外,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单位财务部门未能充分了解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导致先关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进一步增加了科研机构的财务风险。
(2)科研项目预算工作缺乏合理性。在科研项目成立初期,科研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综合预算,并根据预算内容开展科研活动。但由于部分项目负责人思想道德水平较低,预算工作中自身利益处于首位,导致预算工作中存在虚假行为。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一些项目负责人甚至通过报销的方式获得公款,这不仅给科研机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单位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科研项目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一些科研机构认为,只要实施内部控制政策,项目审计工作就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肤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和价值,甚至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审计工作无法落实到位[2]。同时,科研机构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导致审计工作不能独立,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
(4)科研机构在开展科研项目过程中,为避免资金审查,将资金附加到其他单位,然后将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科研机构的巨大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