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01
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是企业在国家税法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税法提供的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免税等政策,以减少企业纳税,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税收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避税行为,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逃税、漏税,是我国税法政策允许的。
一、企业税务管理原则
1.诚信原则。
从现代意义上讲,诚信不仅是评价人的道德要求和尺度,也是现代企业在经济市场上立足的黄金原则,是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核心竞争力。在税务管理中,企业要诚信经营,诚信纳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开拓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平台,提高经营效率。
2.法律原则。
学法、知法、懂法是法制社会对每一位公民的标准。同样,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时,也要认真做到“三法”依法纳税、合法经营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一切税务管理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偷税漏税。
3.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税收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投资和协调,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降低税收成本、降低税收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在开展税收管理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税收利益可能支付的成本或失去的机会利益,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综合考虑,确保税收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是我国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在自身业务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经济效益的部署,缺乏对国家税法的深入了解,对税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错误地认为只要企业在市场上寻求发展空间,就不存在效益问题,使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工作中过于形式化,许多工作过场,没有深入研究。此外,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对税务管理缺乏时代认识,管理手段减弱,使税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占据最佳地位,发挥真正作用。
2.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税收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特别是税收管理的法律原则,往往通过逃税、漏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这些行为脱离了我国税收法律的范围,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总体规划,影响了国家税收政策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实质性作用,而且进一步损害了企业的效益和国家的利益。在这些不良氛围的影响下,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税务管理混乱,无疑会增强企业税务管理的难度,降低管理的有效性。
3.税务业务不强。
由于中国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在经营模式上仍有强烈的政策色彩。企业高层领导不重视税务管理,使得税务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划分偷税漏税行为。税务管理作为一项实时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其特点决定了税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然而,中国企业的一些税务管理人员满足于现状,没有有效补充当前的税务知识。在舒适的日子里,他们的经营能力逐渐落后于社会,与时俱进,导致企业税务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