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网络化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前提
发布时间:2022-12-02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会计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企业开始逐步应用计算机。1981年8月,首次在中国提出“会计目前是电算化的”一词是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财务、会计、成本研讨会”第一次提出并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简称,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相关专家研究和讨论了大量相关的会计电算化问题,得出结论,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会计电算化是由专业人员编写的会计软件,操作由会计人员负责,完成会计工作由计算机处理业务数据而不是人工活动。纵观会计史,会计电算化是一场重大革命。几百年来,手工记账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无纸化记账最终实现了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控制的作用,财务数据可以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实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大量企业脱颖而出。机制灵活,管理先进,业绩优异,属于成长型企业,发展潜力巨大。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5000多万家,但受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会计电算化进程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类型企业。因此,中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变化将是必然趋势。
(1)对自身会计电算化基础和管理条件评价不足
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各方面发展成熟度较差。因此,管理规范性不足,自我评价信息化建设准确性不到位。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不到位,达到54%。在会计电算化实施中,要注意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更多选择,忽视其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同时,中小企业的管理往往比较混乱,这是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效果不大的根本原因,从而在环境中形成进一步发展和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障碍。面对市场竞争,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资金短缺而,实施一套信息系统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会计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建设和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来自各种问题。
(二)会计网络化系统化程度不高
会计网络化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前提。财务部门是唯一主要应用会计软件的地方,在其他部门应用较少。资本运作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实施不到位的地方。就网络系统建设而言,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目前,我国中小企业64%的数据来源于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大多数中老年会计从业人员不能熟练运用系统的各个模块,这是影响和制约会计网络信息系统优化发展和配置的严重因素。
(3)会计业务流程不规范,缺乏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后,仍仅停留在计算机手工会计的水平。与物流信息相比,企业资本流严重滞后,点对点统计会计业务信息和业务状况不能真正实施,失去企业管理和决策层提供的信息的相对真实性,降低信息质量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