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3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创新的办学模式,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率、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协调了中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平衡了社会各主体的人才需求,而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这不仅需要中高职院校积极整合教学资源,还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有利于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外部宏观环境。
一、中高职贯通模式概述
中高职贯通是新形势下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职业教育模式。“3+2”或“3+4”衔接模式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具备了基础文化知识,又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中高职连接模式不仅具有综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能整合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在这种双学科模式下,中等职业学校前三年按学校规定统一管理,后两年按高职院校相关规定管理。中高职连接模式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结合,通过连接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在不同教育水平上的顺利过渡,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转化效率。
二是中高职贯通模式发展动态及实施成效
(1)中高职贯通模式的发展动态。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最初在西方国家形成和实施,如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技术准备教育形成新的教育体系,英国采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统一成为教学单位,通过分级提高教学深度和教学效率。我国中高职教育培训模式刚刚在一些先进省市(如广东、上海)试行。其他地区的职业院校大多做的是“3+3”中高职院校贯通模式,只是教育水平的简单叠加。同时,我国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目标定位不明确,未来就业行业、岗位分析和就业能力未能有效定位,导致中高职院校模式未能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未能跟上时间表,缺乏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技能,使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综合技能。同时,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重复学习课程,不仅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导致培训效果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其次,中高职院校通过模式未能做好学生文化基础规划,使学生从中职院校转入高职院校后,文化知识难度加大,不利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高职院校技能培训项目存在重复问题,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复杂性和专业性不足。
(2)目前的实施结果。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的实施模式可以有效地与产业布局相衔接,使人才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扩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规模的高技能会计人才。通过对就业需求和就业要求的分析,中高职院校科学制定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有效提高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有效提高了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基础文化水平,有效满足了当前会计岗位的要求。同时,会计专业中高职院校的实施模式有效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更新了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加快了会计信息化进程。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