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4-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进入间接融资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首要问题。目前,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面临三个问题:
 
(1)贷款难
 
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一方面,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和管理要求非常严格,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信用等级合格的中小企业较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借钱。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增加,银行减少坏账积累,规避风险,利润动机薄弱,使银行对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不感兴趣。此外,监管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实施“个人责任”政策,规定贷款人员对贷款项目负责,使其更不愿意向私营中小企业贷款。最典型的例子是,惠民县有一家中小企业,有效资产超过1000万元,计划申请500万元的新项目贷款。因此,业主和县政府领导都很难逃跑,目前尚未实施。
 
(二)抵押担保难
 
一是验资和评估程序复杂。二是评估成本高,随机性大。第三,担保机构不完善。目前,北京部分县区尚未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担保机构,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第四,中小企业不能满足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这是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主要因素。虽然有些资产理论上可以作为抵押品,但实际上房地产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唯一可以接受的抵押品。然而,由于公共产权和土地集体所有权,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土地和房屋使用权。
 
(3)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股票、贷款、债券、项目融资、财政支持六种融资方式,但对中小企业的开放程度很低。除少量信贷资金外,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主要依靠非正式、小规模的集资或股权融资。这种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得投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010年底,北京共有中小企业集团18家,少数中小企业资产超过1亿元。然而,上海和深圳没有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单一的融资方式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问题。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