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8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提高城市交通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本工作的投融资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轨道交通建设。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入手。
 
二、轨道交通投融资概述
 
轨道交通具有载客量大、速度快、准时、舒适环保、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现代大都市交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我国许多大城市已逐步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高潮期。地铁、轻轨、城际高速列车等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领域。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存在资金匮乏、建设速度慢、商业化经营经验不足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一个具有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内容复杂等特点的庞大开发项目。首先,资本密集型和高沉没成本决定了轨道交通项目的巨大投资,一旦线路建成,就很难改变。其次,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潜在进入者很难进入这个市场,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的竞争力。第三,由于建设经营周期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引起的客流变化和宏观政策变化,投资者难以控制和独自承担。最后,轨道交通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巨大的外部效益,对所有公民承担着普遍的服务义务。在价格、服务对象、成本分担等方面,必须体现公共服务项目的公平性,在节约时间和成本、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经济福利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正外效应。由于上述特点,在轨道交通建设初期,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赋予企业独家经营地位,适当保护企业。同时,由于企业面临巨大风险,政府需要从资金补贴、客流培育、票价制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当线路运营开始产生效益时,政府需要调整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严格监督服务水平和价格,鼓励企业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
 
三、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
 
(1)政府财政资金的免费投资和政府经营的投融资模式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轨道交通投资基本由政府免费投资,即所有轨道交通由政府投资,由国有企业(实际公共部门)垄断,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实现盈亏平衡,如北京地铁1号线、环线、天津地铁由中央政府投资。政府对该项目的投资主要是现金投资。由于资金完全由政府财政投资,投资结构单一,政府财政面临巨大压力。
 
(2)政府主导的债务融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由政府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其余资金依靠政府提供信用担保,地铁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上海地铁1、2号线,广州地铁2号线、3号线采用这种模式。这种筹集资金的模式操作简单,资金充足,到位快,可以大大缓解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对地方财政的压力。然而,由于融资成本高,巨额债务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和政府的财务负担。虽然可以缓解政府即时的财务压力,但政府必须提供持续的补贴,以确保运营的顺利进行。
 
(3)公私合作模式即PPP模式
 
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的合作模式。中文直译为“政府民营合作制”,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与民营机构签订合作伙伴关系,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最终目的是共同完成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任务。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伙伴可以达到比预期的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与BOT模式不同,合作伙伴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参与项目。因此,PPP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不是项目整体变化,而是项目生命周期中组织机构设置的新模式。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