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模式的互联网金融租赁
发布时间:2025-03-20
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模式的互联网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租赁与物联网、大数据的整合(以下简称“大数据模式”)是对资产经营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大数据模式”是指金融租赁公司通过与细分行业供应商合作,通过金融租赁进行产品推广,收集分析大量租赁资产信息,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因此,对于出租人来说,除了从承租人那里获得租金收入外,他们还可以获得运营数据服务的收入。这种“大数据模式”的可行性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智能制造2025”、随着“工业4.0”战略的实施,大量具有信息收集和发送功能的高端智能设备将越来越被市场接受,形成大数据信息源的物质基础。
(2)金融租赁对设备产品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特别是非全额偿还的金融租赁,由于价格优势,更容易被承租人接受。通过与设备制造商的合作,金融租赁公司很容易在某一细分行业形成设备产品,从而积累大量用户,确保大数据源的广度。
(3)由于金融租赁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金融租赁公司是大数据的所有者,有权经营大数据,然后寻求商业价值。同时,由于近年来大数据领域商业模式的不断出现,大数据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根据上述分析,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模式的互联网金融租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联网基因”,而且突出了金融租赁的“资产运营特点”。“大数据模式”模式根植于细分行业。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形成行业大数据,通过金融租赁公司与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可以快速实现设备交付。然后通过互联网上租赁设备的运行状态,构建设备的物联网。物联网的建设对出租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出租人对细分行业信息的掌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承租人和行业的风险;另一方面,大数据服务收入本质上可以由出租人、承租人和投资者共享,提高了投资者的收入,降低了承租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