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25-01-27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
1.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概况。近20年来,全球艺术品市场年投资增长率超过30%。根据《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的数据,2007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197.14亿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成交额大幅下降,仅91.37亿元。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2009年经济企稳反弹,2010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203.66亿元,2010年成交额达到354.43亿元,2011年总成交额达到553.53亿元。经过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爆炸性快速增长,2012年市场大幅回调,总成交额为288.52亿元,较2011年553.53亿元大幅下降47.88%。可见,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一个波动性很大的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首先,“假”现象相对严重,假货猖獗。其次,有许多“假拍卖”,虚假交易;第三,买家拒绝付款。虽然艺术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但近年来艺术发展有其内在逻辑: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为艺术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第三,中国居民缺乏投资渠道,实际利率较低,艺术品已成为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上述三个因素推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
2.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市场的资产类别主要包括中国书画、油画、当代艺术、瓷器杂项、古籍碑文、邮品硬币等艺术品。从营业额来看,中国书画占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超过60%,波动性不大。其次是瓷玉杂项,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但占市场份额有下降趋势。从成交量来看,中国书画占比约50%,仍遥遥领先。其次是瓷玉杂项,占比超过20%。其他类别的比例相对较小。
二、艺术品投资的特点
1.艺术品很难定价。首先,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高智能劳动,其价值中有许多“虚拟”的内容,属于精神文化产品。每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垄断性和稀缺性的特点。其次,影响艺术价格变化的因素更为复杂。艺术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环境和自身属性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环境不可预测,每件艺术品的属性差异很大,艺术品的价格难以预测。
2.存在信息不对称。艺术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卖方熟悉艺术信息,买方获取艺术真实性信息成本高,风险大。买卖双方处于信息不平等的地位。此外,艺术市场不规范,缺乏第三方公平鉴定,导致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
3.交易成本高,投资周期长,流动性差。艺术品交易通常需要经过鉴定、估价、保险、拍卖等中间环节,需要支付给中间环节的佣金约为20%。此外,虽然自2012年以来,中国大陆部分艺术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从12%降至6%(暂行一年)。但艺术品交易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进口艺术品的实际税额已达到23%。因此,艺术品交易成本高,流动性差,适合中长期投资。
4.艺术投资更专业。艺术资产复合度高,环节复杂,是一个高门槛的投资领域。它不仅需要掌握艺术投资的经济规律,还需要具备艺术欣赏的能力。个人或机构,投资艺术市场需要对艺术有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