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发布时间:2025-01-10

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1)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情况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初期,智库应该是第一批具有海外投资经验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核心优势和目标战略,对当地市场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充分评价资本回报率。特别是在选择跨国并购时,要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当地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东道国政策,实现与当地企业的良好契合。企业在实施项目时,要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采取PPP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与当地企业合作,妥善设计汇率条款,避免汇兑损失。由于各国文化政策存在诸多差异,有助于企业避免盲目投资,减少项目实施阻力。
 
(2)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利用母国和东道国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R&D合作,通过在当地建设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和创造,加强员工本地化管理,避免冲突和冲突,将产品适应当地人的文化习惯。比如中铝在秘鲁投资时,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制定社区补贴计划,与当地社区居民分享发展成果。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赢得当地人民的认可,无论是生态环境、劳动标准还是产品质量。
 
(3)利用不同的区位优势
 
在外商投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应局限于传统基础设施、制造业或具有现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例如,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可以专注于投资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或高端制造业;对于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投资港口、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共同建设新亚欧洲大陆桥;对于能源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投资重工业、能源建设产业,建立经贸产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四)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中国企业可以选择与许多国家或当地企业合作,以降低项目风险,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在“一带一路”行动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和沿线国家企业通过并购、绿地等投资方式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开展集群直接投资,利用国际渠道、强联合或优势互补,减少投资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积极与当地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合作,降低项目风险,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