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重点
发布时间:2025-01-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GDP排名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总量国家。这不仅取决于中国长期坚持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取决于中国始终实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达到101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其对外投资潜力不容忽视。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和行动,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如何在当前发展条件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迎接外商投资的机遇和风险挑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资的金额首次趋于平衡,仅差53.8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启动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中国许多企业将投资方向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良好的投资合作平台和开放包容的合作机制。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1月至11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总投资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重点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重点领域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我国对外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以绿地投资为主。随着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投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绿地投资风险过大,受到东道国政策法律的限制和约束过多。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开始转变为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合资、合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主要投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等。
(2)对外直接投资以企业为主
中国从2001年开始直接投资,外商投资总量日益增加,但问题是,中国大部分投资项目由政府、国有企业主导,一方面政治和战略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近一半的中国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具有援助性质,所以中国直接投资,特别是与美国相比,效率低,平均年回报率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强调市场运作、企业和高投资回报。企业可以充分评估投资项目的资本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