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退出时间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5-01-05
1、外商投资退出时间的选择
“企业要当儿子养猪”是华尔街投资界的至理名言。与国内投资相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更高,预期收益更高。
假设市场参与者已知所有信息,企业初始投资为I,国内投资预期收益之和为R1,风险系数为β1.对外直接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为R2,风险系数β2,其中,β1<β2.根据资本边际效率投资理论:
I=R1(1-β1)=R2(1-β2)
∵0<β1<β2
∴I
许多中国企业对风险有不同的偏好,而外部直接风险显然更高。中国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生命周期和经营业绩,选择合适的时间退出,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1.在行业成熟期退出。当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企业可以获得最高收入。此时,企业所在行业处于相对成熟的时期,继续经营下剩余预期收入的现值与出售公司收入的现值相似。在某些情况下,投资项目残值的现值甚至大于其初始投资。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他们可以选择此时退出并出售投资项目。
2.股权价值最高时退出。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至2014年,股权投资约占外商投资流量的40%。退出股权投资一般有四种方式:股份上市、股份转让、股份回购和公司清理。无论如何退出,投资者都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投资收益。当投资项目的股权价值最高时,退出无疑是最理想的时机。
3.损失最小时退出。为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企业外商投资一般分阶段进行。如果投资目标地存在政治动荡、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等无法控制的风险,中国企业应立即进行风险评估。不能继续的,应当立即处置剩余资产,终止投资。
二、政策和建议
1.政府部门做好指导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为国内企业做出投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但不能对企业施加压力。
2.企业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保证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中国企业在制定外商直接投资策略时,应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信息,充分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可以跟随大型国有企业的步伐,在投资目标明确时跟进投资。
3.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中国企业可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