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成本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6-26

引言
对于成本会计来说,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能够更好地把握成本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的本质,具体工作的开展自然会受到更积极的影响,避免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本文用了重要性原则,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1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分析。
1.1基础分析。
通过分析成本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应用,我们可以发现它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通过坚持重要性原则,成本会计工作可以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实现全面反映,对经营决策和经济活动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关键问题将在工作中得到重点会计。因此,可以大大简化成本会计工作,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性。同时,在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应用中,成本会计人员可以更好地把握关键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解决的关键点,为决策者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支持,明确主次会计信息的划分,保证用户正确快速地了解信息,更好地开展决策工作,获得有力支持1。
1.2重要性判断。
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判断直接影响工作的发展。其核心是不能错报或遗漏重要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重要性需要根据信息是否会对企业决策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来判断。信息用户的视角是重要概念的源泉,债权人和投资者属于主要信息用户。企业的处境需要在重要性判断中得到重点体现。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差异也需要重点关注,重要性需要结合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2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应用路径。
2.1账户设置。
在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应用中,账户设置属于一切基础。如果基本生产车间产生制造成本,会计工作需要基于特殊账户进行,即制造成本。月底,制造成本账户中的制造成本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到生产成本账户。比如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制造成本时,不需要使用制造成本账户进行会计核算,可以直接使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这是因为辅助生产成本是次要的可简化反映,基本生产是必要的详细反映。成本项目设置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调整,生产成本账户可以根据制造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设置专栏。如果企业停工损失多,废品损失多,还应设置停工损失、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针对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耗电量大、燃料多的企业。对于自动化生产优秀的企业,可以省略直接劳动力成本项目,因为劳动力成本比例较小,可以更好地反映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2.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应用也需要关注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在直接分配方法的应用中,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可以直接与受益单位(生产以外)联系起来,实现直接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成本。直接分配方法的应用具有计算简单的特点,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忽略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产品或劳务的影响,准确性相对较差。因此,直接分配方法适用于与辅助生产车间联系较少的企业,对辅助生产车间成本分配结果影响较小,简化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重要原则的典型应用。计划成本分配方法的应用应结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动量、产品数量和计划单位成本,以计算分配成本。因此,可以简化辅助生产车间与计划成本的实际分配差额的计算,分配不需要按受益比例进行,这也是重要性原则的典型应用。顺序分配法的应用应根据受益程度进行排列,以便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成本分配。具体应用只需计算影响较大的成本,不需要考虑影响较小的成本。顺序分配法更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差距明显的情况,重要性原则可以更好地体现3。
2.3分配生产成本。
在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应用中,生产成本分配是指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分配。可选择不计算产品成本法、消耗原材料成本法、年初固定成本法、完工产品成本法和定额成本法。在不计算产品成本法的应用中,该方法更适用于月末产品数量少、价值低的情况。由于完工产品成本对产品成本计算影响较小,不能计算;消耗原材料成本计价法的应用适用于月末产品数量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比例大的企业,只计算原材料成本,可有效简化会计;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的应用适用于月末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企业月成本相对均衡。此时,月末产品成本可根据年初产品成本确定,无需计算分配,实现会计简化,明确产品占用的资金;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接近完工的产品,结合重要性原则,分配成本过程可视为完工产品;定额成本法可用于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产品不承担月生产成本差异,更适用于月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成本定额稳定或更准确,也属于典型的重要性原则应用。
2.4计算联合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
联合产品作为企业的主要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较高的销售价格。结合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原则,相关成本的分配和计算应采用更详细、更准确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生产的非主要产品称为企业副产品,价值一般较低,不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对收入影响较小。因此,联合生产成本分配一般采用一定标准的副产品直接定价,主要产品成本可成功计算,余额定价法、成本定价法、无负担联合生产成本法可用于副产品定价,不应忽视。
2.5分配制造费用。
在企业制造成本分配中,可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该方法的应用不需要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每月的实际制造成本,而是按照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完成分配工作。制造成本账户的借方负责记录通常的制造成本,制造成本的借方负责记录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的制造成本,并根据借款人之间的差异快速确定制造成本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应在制造成本科目中累计,并在年底计入生产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年度制造成本计划分配率相对接近,无需准确分配,简化会计工作。
2.6核算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维修费用、装修费用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费用,可直接计入损益,无需摊位或预提。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费用,这种费用可以直接管理费用账户,不考虑其发生地点。这种基于重要性原则的成本会计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处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的后续费用影响不大,因此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可以更好地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3结束语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应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所涉及的账户设置、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生产成本分配等内容为应用可行性较高的重要性原则提供了一条路径。为了更好地开展成本会计工作,价值链与成本会计发展的联系需要关注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交叉。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