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金融力量
发布时间:2024-12-23

1. 提高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份额。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由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出口企业的定价权、外汇交易成本和货币价值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决定。长期以来,我国贸易规模大但不强,出口产品可替代性高、出口企业缺乏贸易定价权、人民币结算不便等都是制约人民币在贸易中使用的重要因素。直接对外投资的扩大有望缓解这一困境。这是因为中国海外企业的增加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贸易扩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定价权。特别是当中国跨国公司投资人民币时,必须选择人民进行相关贸易的结算。
 
在以中国为市场的对外投资项目中,企业选择人民币进行贸易计价结算是合理可行的。这是因为提高对华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规模,可以大大降低双方企业的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与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相比,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为跨境贸易人民币定价结算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份额也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最具可操作性的途径,应鼓励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使用人民币。此外,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贸易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投资企业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强,可替代性低,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有有利地位,贸易定价权强,可以主动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维护自身利益。例如,在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时,由于中国具有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贸易用户进行定价和结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简而言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促进贸易和提高企业自身的声音、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和产品竞争力来提高人民币在贸易定价和结算中的比例,间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 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金融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跨国并购和投资不断增加,对投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金融机构,特别是主要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了业务和分支机构的海外布局。截至2015年底,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有644家海外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有404家海外机构,中国建设银行有27家海外机构,中国农业银行有17家,中国交通银行有15家,总计14家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000多个海外机构。
 
2015年,我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24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6%,存量达到16% 与去年年底相比,650亿美元增长了30%,反映了快速增长。但与非金融直接投资相比,流量和股票相对滞后,实体企业走出去的服务能力仍然不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为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和市场,也为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增添了动力。只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对外投资布局,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护送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才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不是被动的记录者和结算业务的供应商,而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力量,与实体投资企业一样不可或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发达的离岸市场和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只有金融机构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效、廉价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投融资产品,提供优质的离岸人民币保值增值和资产管理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在外商投资和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消除企业使用人民币的后顾之忧。没有金融机构的积极推动和离岸市场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将变得极其困难。在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继续加快金融机构全球化步伐,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扩大人民币国际金融主力军。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