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小投资者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4-12-19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小投资者的地位
 
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诞生了。不久,为了筹集开发海外殖民地的资金,规避风险,东印度公司首次向公众募集资金,推动了世界上第一家交易所――设立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此后,在资本交易的推动下,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在隔洋彼岸的美国,虽然国家成立时间不长,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瞬间”推动美国赶超欧洲经济体,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邓小平在南巡演讲中提到“证券、股市、这些东西……要坚决尝试”。20多年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尚福林(2010)指出,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至少体现在“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提供了自然的市场平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传统金融体系向现代金融体系演变”、“培养了数千万具有风险意识的投资者,大大提高了中国投资者的金融意识、民主意识和政策观念”、六个方面:“为全社会提供多元化的证券化金融资产,不同层次的收益风险匹配,可以自主选择,流动性相当大”。然而,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英国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一直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阴影无疑与资本市场有关。正是因为这些阴影,许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强烈批评资本市场。剑指的是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者分散,部分企业和大股东缺乏商业信用,监管体系不完善。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是商业信贷发展的结果,也是股份制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站在整体视野和发展轨迹上,就不会抹杀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I,不难看出,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在投资者保护领域。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3年10月16日,近9000万个人投资者在沪深交易所开户,其中50万元以下的交易约占股票交易总量的60%。可见,中小投资者为中国资本市场贡献了大部分资金来源。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月报》,截至2016年12月,共有18467.9万户投资者账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月报》,截至2016年12月,共有1516.08万户投资者账户,共有19983.98万户。根据中国13亿人口,人均账户为1537%。也就是说,在中国,超过10%的人投资于证券市场。即使排除部分投资者在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开户,10%的比例肯定会达到。如果我们把总人口集中在18岁以上(包括16岁以上但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收入),那么这个比例会更大。中小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的初衷是获得二级市场的红利(包括股权红利和资本利得红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小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