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4-10-09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的意义
 
1.借鉴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发展现状
 
1.1社会公益事业其他组织形式的经验。在其他国家,虽然没有机构的概念,但其他组织也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并不少见。中国机构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可以从其运作中学习。根据各国政府参与公益事业的程度,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
 
日本是政府直接组织社会福利事业的典型代表。政府为承担社会福利事业,设立了公务员类型的法人机构。该机构的组织与行政机构非常相似,运营资金完全依赖财政拨款,机构员工享受与公务员相同的福利待遇。但日本政府只承担基本的社会福利事业,特殊教育和宗教也将委托私人公益法人完成。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以非营利组织为主要载体,为社会提供公益事业的国家。政府给予间接支持,非营利组织独立治理,政府批准设立非营利组织,减免其税收,并有严格的监管制度。美国每个州都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非营利组织的日常监督,并接受公众的投诉。在州检察长的指导下,州检察长可以起诉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一方面,每个州都会监督其范围内的非营利组织;另一方面,各州公益事业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1.2中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是市场无法提供的公益产品和服务的补充。随着改革开放的引入,特别是市场经济,原有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踏上了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道路。虽然改革没有中断,但由于各种力量的干扰和市场的变化,改革进程相对缓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预算管理仍有待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事业单位还应加快改革步伐,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整体经营效率,用更少的资金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公益服务。
 
2.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2.1地方改革的具体制度难以确定。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虽然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类型相似,但提供的公益服务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不同地区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求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这就要求各省市在坚持总体政策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改革方案,用实践检验是否真的可行。这一次,道路的探索必须坎坷不平,成功的改革方案必须通过实践一次次检验出来。
 
2.2改革涉及的员工观念难以改变。改革不仅需要制定更先进的政策,还需要员工改变固有的观念。长期以来,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铁饭碗”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将部分事业单位逐步转化为企业。改变相关人员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改革的难点之一。
 
3.中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1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事业单位存在一些职能重叠、可以企业化经营的单位被纳入事业单位序列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使原本庞大的事业体系臃肿,而且大大增加了财政资金的不必要消耗。其次,事业单位的公益功能使其无法完全市场化,缺乏竞争力,间接导致预算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财政体制改革可以通过“企事分离”来实现。
 
3.2 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的发生。单位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在财务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猖獗。除财政拨款、专项收入外,还经常有未纳入预算的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和处置收入。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单位预算的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的发生。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