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微观控制模式
发布时间:2024-08-15
1、现代企业财务微观控制模式
1.完善和完善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完善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企业财务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只有合理控制各经营环节,才能防止恶意占用或无意滥用企业资金,为有效使用资金提供制度条件。因此,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微观财务控制的首要任务。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货币资金及相关业务的控制制度;(2)企业资产管理处置控制制度;(3)投融资风险控制制度;(4)企业绩效评价制度;(5)企业内部监控制度等。确保上述制度实施和运行的关键力量是完善企业治理制度和强大的外部审计。
2.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实施过程。如何有效聚合企业内部经济资源,形成强大有序的聚合力,即以内部高度有序的方式应对外部混乱的市场环境,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求,而且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成败和经济效率。这种有序的管理被称为计划管理。当计划以定量的方式显示时,它被转化为预算。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不仅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基础,而且也为企业资金的获取和配置提供了指导。
3.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宏观和微观结合。财务的宏观控制将决定财务的微观控制,而财务的微观控制反过来又会影响财务宏观控制的运行。由于完善的企业治理制度是企业财务运行的制度基础,适当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定性和有效性的保证,外部审计是合理合法的财务运行的外部约束。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本身就是广义治理制度的一个环节。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评价和内部审计是治理制度的延伸,是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可行积累,是优化资本结构的依据。新兴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善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的价值。
中国企业的财务控制需要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把握。从加强市场竞争、重建企业治理制度入手,引入外部财务预算的硬约束;通过市场力量,重建企业股权债券,迅速建立市场化注册会计师队伍,有效成为监控企业的“经济警察”。然而,这一切的实施迫切需要改善中国的经济环境,包括快速形成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政府需要改变经济政策和方法,进一步下放权力。
二、改革企业现行财务控制模式
为了评价自己的努力和结果,企业将采取各种措施来衡量企业绩效,监控企业经营,因此除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基本财务控制方法外,逐步从财务控制审计,到绩效评价审计和计划、效率、能力和效果审计管理审计。此外,由于非财务因素(如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员工增长等)对企业价值的深远影响,目前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特别是在实践中,20世纪末出现了一场需要用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取代旧体系的管理革命,特别是以定量指标、财务效益、资产经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体,辅以定性指标、领导素质、产品市场份额、基础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绩效评价体系。目前,企业财务和会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战略成本会计等现代方法和技术越来越受欢迎。目前,这些技术和方法仍在我国的理论讨论中,但无论如何,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各项指标最终都会通过财务指标得到体现。由于客户态度、员工成长、内部学习能力、市场份额等非财务指标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因此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企业传统的微观财务控制模式不会消失,而只会改变其经营状况,或者其内容会扩大,这将成为一种中观的财务控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