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业务流程重组理念在会计流程改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7-19

业务流程重组理念在会计流程改造中的应用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它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根据Michael, Hammer 在《转型企业:再生战略的蓝图》中的权威定义中,BPR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根本再思考和彻底重新设计,以实现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关键绩效指标的巨大提高。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福特是业务流程重组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会计信息被视为会计活动的产品,会计活动与企业的产品生产活动相似,面临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更好地为会计信息的用户服务,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降低会计成本等问题。因此,会计可以借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重组会计业务流程,使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和飞跃。
 
1、现有会计业务流程及其缺陷
 
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是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顺序业务流程。所谓劳动分工论,就是把一定的过程分解成个别作业,认为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努力提高个别作业的效率。比如在会计业务处理中,会计系统(包括目前国内大部分电算化商品软件)一般分解为原材料会计子系统、工资会计子系统、销售会计子系统、固定资产会计子系统、成本会计子系统、财务处理子系统、报表编制子系统等。在每个子系统中进行细分,如将固定资产会计子系统细分为启动模块、固定资产账户模块、固定资产报表模块等,上述模块继续进一步细分,形成真正的“金字塔”组织结构。然而,正是这种过于细分的结构使会计子系统相互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每个会计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孤岛”。所谓顺序化,是指在会计中,必须严格按照“填写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从金字塔底部逐层向上进行,不得跳跃。在分工理论体系中,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标准化产品或零部件,生产相对稳定;(2)工作细分可以简化工作内容,使其易于操作和组织。在分工论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环境和生产要求、会计环境和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用户的要求都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分工论的实施一直有利于提高效率。其实分工论有提高效率的一面(比如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也有降低效率的一面(分工引起的合作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虽然顺序会计过程的结果可以在内部约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会延长等待时间,降低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单一会计信息的内容(工作量的限制使财务会计一般只提供以原始成本表示的货币信息)。
 
2、会计目标的变更要求重组会计业务流程
 
基于管理责任的会计目标主要是向企业所有者报告按原成本计价的资产状况和使用效率,即报告应计制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目标要求相对单一,现有会计业务流程基本能满足要求。然而,在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下,潜在投资者的引入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广泛存在,使所有者通过改变投资方向而不是改变经营者参与投资,证券市场变化迅速,加上企业融资方式的扩大,使企业外部信息用户的规模急剧上升。大型会计信息用户的投资策略多样化、个性化,对信息的需求多样化,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中,投资决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考虑,但可靠性较多,相关性明显不足。为了满足可靠性,满足投资者多元化信息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迫切需要重组当前的会计业务流程。
 
3、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策略和方法
 
借鉴企业业务流程的策略和方法,下表列出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因素,阐述了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方法。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哲学,它克服了新环境下分工理论的不足,与分工理论相互补充,而不是取而代之。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也存在这个问题。新的业务流程并不是否认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将作为新业务流程中的子过程或子过程,即实施管理责任的子过程。原始成本会计仍然是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是一个放弃的过程,在放弃的过程中有重大突破。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