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财务会计与管理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4-06-29
基础设施项目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一种常见投资方式。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涉及项目、生产、会计等部门、施工方、监理、成本审计等单位。本文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讨论企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财务会计和管理。
一、工程财务会计与管理常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项目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一般会计人员不熟悉工程业务知识,会计职责容易演变成简单的工程款结算支付,不能按工程明细准确计算日常会计,最终不能正确计算基础设施项目的成本和资产入账价值。二是项目财务管理不能把握重点,突出重点,既不能发挥项目财务管理的意义,又缺乏应有的财务监督作用。三是财务竣工决算薄弱。竣工决算能全面、全面地反映施工成果和财务状况,对编制资产目录、划分资产类别、分析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许多企业不能及时、完整、准确地编制竣工决算材料。
二、工程财务会计及管理办法
(1)工程日常财务会计
1.选择合适的人员。会计部门应选择合适的会计人员进行项目会计和管理。从项目开始,会计人员应积极参与项目投资的讨论和实施。通过了解项目,熟悉概算,了解项目增减变化,为准确的会计、有效的财务管理和后期竣工决算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2.明确会计项目。项目开始时,会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概算中列出的单位项目,明确会计细节和内容,按建筑、安装、设备等费用进行分类会计,做好工程材料和在建工程明细科目的会计工作。
3.设置详细的设备卡。对于每台设备,从订单开始到交付使用应有完整的会计,详细记录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价值、订单、到达、验收、付款、收集等内容,相关依据注明来源(如会计凭证或备查登记簿)。
4.建立工程合同台账。根据土建、安装、设备等费用分类,重点对工程合同支付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包括合同编码、施工单位(或设备供应商)、业务内容、合同价格、前一年累计支付、今年累计支付、当月支付、累计支付、余额等内容。
5.整理其他支出细节。对于项目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的其他项目支出,会计人员应及时整理费用明细备查,如场地占用清理费、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等费用明细。
6.积累竣工决算材料。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通过审核支付、参加工程会议、收集工程材料,积累财务资金、预算调整、节约超支、施工质量、投资效果等材料,为竣工决算说明书的编制积累材料。
(二)工程日常财务管理
1.工程款项支付管理。(1)建立工程款结算制度,既要防止多付预警机制,又要防止无故拖欠。预警方法可通过对付款总额与合同约定或工程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审查超出预算和预算的项目是否履行相应的审批权限;检查预付工程款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会计部门应与施工单位、成本审计单位保持顺畅沟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按合同约定和支付制度结算工程价款,不得无故拖欠,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损害企业形象。(2)扣除预付备料款和甲供材料款。工程实施后,随着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储备的逐步减少,应通过扣除工程价款的方式扣除;工程结算时,应核实甲方提供的材料数量,扣除施工方未退回的材料资金。及时扣除上述资金可减少资金占用,同时避免多付工程款。(3)预留工程质保金。按规定,工程施工方或供应商应预留一定比例的尾款作为质量保修费,保修期结束后方可结算。在支付工程款时,特别是在最后阶段,要注意工程尾款是否有足够的保修金额。
2.工程材料管理。工程材料包括材料和设备。除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外,甲方一般为大中型基础设施工程提供设备和材料。
(1)有计划地筹集采购资金,做好设备货款结算,既要保证工程建设和投产的需要,又要避免物资积压和资金浪费,努力节约采购运输成本,降低采购成本;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设备的收发和储存情况,正确计算设备和材料的实际成本。(2)甲方供应的设备和材料的管理。甲方供应的材料应建立具体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保管和登记收发存备核算。会计人员应及时记录材料数量和金额的明细账,并定期核对数量与库管收发的备查账户,确保财务账户、仓库账户和实物一致;项目后期,应编制详细的材料供应清单,以便在项目结算时扣除。(3)清理库存。项目竣工时,会计部门应组织或督促有关部门清理库存,将项目现场多余的设备和材料退回,清理和回收临时建筑设施;财务主要整理设备清单,与设备管理和生产技术部门、施工方逐一清点核对设备,做到账实一致。
(三)工程财务分析及竣工决算
1.项目财务分析。会计部门定期编制项目实施分析表、资本支出报表、项目预算总额、合同签订、上年投资、年度投资、累计投资、固定资产、完成比例等指标,分析项目投资财务状况、超支原因,及时为决策层或管理层提供投资信息。
2.财务竣工决算。项目竣工后,会计部门牵头,在项目、计划、供应等部门和项目结算审计单位的配合下进行竣工清理,编制项目竣工决算。
通过决算,充分反映项目建设规模、主体建筑、主要设备特点、工程质量、交付资产价值等指标,分析投资效果,梳理项目支出数据,总结基础设施财务管理经验和问题,为下一步成本管理和资产会计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