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0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财务预算执行不规范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预算工作在我国许多公共机构中得到了发展。为了方便社会监督,我国要求公共机构披露该单位的预算。但从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来看,仍有许多事业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事业单位预算,奖金、补贴、各种津贴未纳入财政预算。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没有相关规范制度,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挪用滥用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在地震救灾中截留相关资金,导致专项费用无法实施。根据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更加注重预算收支,过于忽视预算编制,缺乏对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导致财务预算无法有效实施,资金超支或预算不足,对财务管理造成一定阻碍,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运行。
 
(2)资产控制不足
 
近年来,为鼓励事业单位更好地完成国家政府工作计划,倡导事业单位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创收,增加事业单位筹集资金的渠道。目前,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资金状况相对充足,事业单位之间的攀比风气盛行。事业单位在办公楼改造和购买相关物品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过度铺张浪费,追求面子工程,导致资金严重浪费。例如,在办公自动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在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办公自动化系统仍花费10多万元进行改造,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也有一些机构在购买设备时对购买成本没有合理的分析。使得在购买过程中,设备价格过高,购买后设备本身利用率不高。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不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重点盘点和定期盘点。例如,公共机构的大多数领导人都会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设备。离职后,这些财产将相应地被带走,造成财产损失和国民经济损失。
 
(3)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但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内容还不够完善。主要问题是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岗位设置不足。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业务比较复杂,穿插面比较广,兼职人员比较多,职责分配不够明确。事业单位在当前形势下,对国家财政资金投资非常积极,但在财务管理中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管理措施,使国家财政资金使用不足,资金浪费现象,在资金使用中,没有相关的监督和控制。部分事业单位财务费用超支严重,如公款旅游、公款吃喝、购车超标、使用公款进行高端消费活动等,使事业单位在招待费、车辆燃油费、维修费等方面严重超标。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建立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只停留在形式上,具体推广应用没有落实到位。
 

财管海南